說起考級永遠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其實很多家長都知道考級的利弊,但是依然追求考級的速度,對於孩子能快速考級拿到證書一直是偏執的。 其中原因很多,如孩子要趕在初中畢業前考完最好,因為高中學習緊張沒有時間彈琴了;家長們認為考完級就徹底掌握鋼琴這門藝術了;還有很多家長存在盲目攀比,認為孩子拿到證書就站在了頂端。 ●考級的生態圈 考級市場簡直和難民營一樣,三四年考完八級的比比皆是,可是很多孩子考完級都不知道巴哈,貝多芬是誰,不知道古典音樂四個時期,不知道四四拍,不知道附點節奏怎彈。彈琴更是一塌糊塗,節奏把握不好,忽慢忽快音符也有很多錯的,技術上完全沒有能力駕馭這個難度的曲子,大腦也無法給與更多的資訊回饋,音樂性幾乎沒有。 事實上我們的考級卻是陷入這樣一個怪圈,即使家長一開始讓孩子學琴想法出發點都是好的,但是真正去了琴行學習,就會給一堆老師推入這樣的怪圈。 考級機構存在的問題也是很錯綜複雜的,不斷把考級曲目難度調低,美其名想讓更多人接觸音樂,但其實只是想讓更多學生容易過關,賺取更多的考試費。如果有接觸過十年或者二十年前的考試曲目,就會發現以前三級難度的曲目,現在會變成五級。 ●學鋼琴等於考級? 在很多人眼裡對於“鋼琴”這個詞彙並不陌生,但是真正懂鋼琴的人學過鋼琴的人其實是少之又少的,這也就導致,很多不懂鋼琴認說起鋼琴就直接和考級掛鉤了。 不管是家長還是親戚朋友你說Czerny可能都聽不懂,但是你說考過了幾級,大家潛意識了會做判斷,畢竟不懂鋼琴的人更多,也有只有這樣才能理解到學鋼琴的段位和能力了。 所以說在一些家長眼裡,孩子學鋼琴的成果直觀反應出來就是考級,考級就等於學琴段位,所以很多孩子考完級後就不再彈琴了,家長覺得已經學完了鋼琴這門藝術,並且拿到了最高等級證書。 即使強如郎朗也在很多時候也會被問及考級情況。 記得在一次節目中被主持人問道鋼琴過了幾級?郎朗有點無奈的回答到:我沒級。 可以想像當時郎朗除了尷尬的說”沒級“外還能說什麼呢?和一個不懂人說鋼琴,也探討不了什麼,當然對方除了能問鋼琴幾級以外,也不知道該問什麼,畢竟是外行。可見很多人認為學鋼琴的程度能力和考級的級別是直接劃等號的。 ●考級越快越好? 為了突顯孩子學習能力,或者讓孩子早點結業對於鋼琴的學習,不少家長始終覺得還得考級速度太慢了,最好一年考完十級才好,這樣的想法存在於很多家長中。 學琴首先不是一個短時間就能學好的,考級自身也不是越快越好,考級只是階段性的鼓勵性學習,檢驗自己的學琴程度和水準,把考級定位目標沒有錯,但是不要盲目追高而忽視自己真實的能力。 ●愈快考完級 真的好嗎? 回答這個問題,可以想想當然讓孩子學習鋼琴的初衷,相信絕大多數的家長讓孩子去學鋼琴是為了培養一個興趣愛好,在學鋼琴的過程中,讓孩子能體會到音樂的魅力,給孩子成長帶來更豐富的體驗,培養興趣也為孩子培養一項技能,在這個藝不壓身的年代裡,會的多自然也是優勢。如果學琴只是學那幾首考級曲目應付考級,那無疑是一種投機學巧的行為,對於學琴本身沒有任何意義。 學習鋼琴讓孩子體味到學習鋼琴帶來的收穫,瞭解每一首曲目的由來,體會音樂帶來的美好,豐富孩子感情色彩。同時堅持多年學琴培養孩子耐心,專注力,自信心等等。 ●考級證書說到底就是一張紙 考級證書只能證明你曾經學過鋼琴,至於學的怎樣並不是一張證書就能說明問題的。 事實上我們很多琴童,拿到了證書後,就放棄了學琴,其中不乏和很多孩子厭倦了學琴考級,只是為了考級而學琴,這點是嚴重背離了讓孩子學琴的初衷。 證書拿到了但是水準沒有長進,彈不出於彈不好於證書難度想對應的曲目,甚至彈奏的七零八落慘不忍睹。 到頭來因為這張考級證書失去了學琴的興趣,放棄了學琴,一段時間之後都不會彈琴了,到頭來學琴興趣沒有培養出來,花費了金錢和時間,只留下一張“廢紙”。 ●正確對待考級 考級不是學琴的目的,而是階段性地核對總和目標。 從孩子角度來講,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鋼琴家,絕大多數的孩子是培養一門興趣,讓孩子具有音樂的美感,不管是對孩子成長及以後的工作生活都是有力而無害的。 其實鋼琴學習對人的整體性的培養,學琴要學好要有耐心,要堅持,要刻苦不放棄等等品質的培養很重要,這樣的收穫必然對孩子成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考級自身出發點就是為了培養音樂愛好的屬性,盲目追高太紙面化就背離了考級的初衷。所以不管是正在考級的孩子還是繼續踏入學琴的孩子,我們的家長一定要保持初衷,切不可盲目追高,一切為了孩子而不是一張“紙” ◆P.S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記得訂閱,點讚,留言和分享唷~ 你們的支持是我分享文章的最大動力~ Follow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jackylaupianist/ 可以即時看到我分享的音樂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