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不想去學鋼琴了…….】♩.♪

孩子:媽媽我不想去學鋼琴了!
父母:為什麼?
孩子:因為每天都得練習,太累太枯燥了!我想去學跆拳道!
父母:好!那不去學鋼琴了,學跆拳道!只要你喜歡。

一個月後……

孩子:媽媽,我不想學跆拳道了,
父母:為什麼?
孩子:因為跆拳道太苦了,我想去學唱歌!
父母:好,你不願意逼你也學不會,那就去學唱歌!

又過了一個月後……

孩子:媽媽,我不要去學唱歌了!
父母:這次又是什麼原因呢?
孩子:唱的嗓子都啞了,我想出去玩。
父母:………隨便你吧,這個年齡就是玩的年齡,現在的孩子都太累了!

十年後……

老師:我們這次聖誕音樂晚會,每個人都要報 名參加表演一個節目!
孩子:…老師,我好像什麼都不會,也不擅長!
老師:你平常有學什麼才藝嗎?
孩子:有……但是沒有一樣學得像樣。

父母:兒子,你們學校這次音樂晚會很精彩,你為什麼不報個節目呢?
孩子:音樂細胞不好,體育也不好,文武都不 全。像我這樣怎麼上台呀?爸媽,你們咋就沒有給我培養個興趣愛好啥的呢?
父母:我們給你報過名了!是你自己不願學, 放棄了!
孩子:……我當時還小,什麼都不懂,你們那個 時候為什麼就不讓我堅持呢!
父母:因為我們太疼愛你了,你想做什麼我們 都尊重你的意願,對不起孩子!
孩子:既然是因為太疼愛我,那為什麼你們還 要說對不起呢?
父母:...........(我們無言以對)

做事不專心、三分鐘熱度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但無論學什麼都貴在堅持。尊重孩子並不等同於放縱,我們成年人尚且需要時不時的監督鞭策,何況還在懵懂期的小孩子呢!

聰明的父母,絕不會以愛之名,放任孩子“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學習態度。人生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如果從小父母就不幫助孩子塑造這樣的信念,那長大後,誰還能幫他呢?

如果家長的態度堅定,像對待學業一樣的對待孩子學琴,那麼家長就會通過各種方式方法引導孩子堅持下去,如果在他想要放棄的時候推他一把,多陪伴一些多鼓勵一下,多數小朋友都能堅持學下去。

希望每位家長都能藉助藝術的力量,優化孩子的成長之路,以陪伴者的姿態站在孩子身邊,相互鼓勵,相攜前行!
Continue Reading

【學琴是在考驗父母的耐性!】♩.♪

40歲後讓人依然值得熱愛的不是錢,是那些堅持了20年以上的事情!

別的不說,學琴的人成年後沒有後悔學琴的。反而是後悔以前沒再努力一點學的更好!中途放棄的人更是悔的腸子都青了,但是錯過那個年齡段就什麼都補不回來了。

★學琴並不是非要成名成家,但貴在堅持。
學琴遇到瓶頸怎麼辦?
有家長遇到這樣的難題:孩子剛開始學琴的時候,熱情很高;可是一段時間以後,熱勁過去了,練琴越來越不用心,進度也不理想。此時最讓家長為難,如果放棄,半途而廢太可惜;如果繼續,又擔心強迫孩子學,效果也不好。

學琴是一件苦差事,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堅持學下去的,學了一段不願學是正常的。現在的父母讓孩子學琴,他們中的大多數都並不是想讓孩子成名成家,享譽全世界。所以當孩子不想繼續的時候,父母會說:唉,不想學就別學了吧,反正咱們孩子將來也不想當鋼琴家!於是孩子就“合情合理”地半途而廢了。孩子不願意學,也得讓他學。因為學琴從來都不是娛樂、消遣或遊戲。

★學琴是學業,就像孩子去上學、去完成作業一樣。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沒興趣就學不好琴,不如不學。我對家長說:別問孩子,問自己!兒童的心理特徵,自然是“來得容易去得快”,他們的興趣容易發生轉移,尤其對玩感興趣,如果不是玩,很快就生厭了。此時家長就應該認真對待,家長不管,孩子就學不好。還有的家長覺得彈琴就是文娛活動,培養高雅的情趣,是閑著沒事時候的消遣。有這樣想法的父母,也不會堅持督促孩子學琴。如果孩子對寫作業沒有興趣怎麼辦?家長一定不會說“不想寫就別寫了”,一定會想盡方法讓孩子完成作業,而且完成的品質還要好。在這些方面,家長的辦法是很多的,拿出同樣的辦法來對待孩子的學琴,就沒有難題了。

★學琴的關鍵不在興趣
家長們有時會這樣想——強扭的瓜不甜,孩子沒興趣怎麼會學得好呢?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這個道理誰都知道,因此不願意彈琴的多是正常現象。只要家長有信心,有決心,有恒心,孩子就能學得好;相反,家長不管而依靠孩子自己學習,就無法保證了。學琴的關鍵不在興趣,沒興趣的孩子不比有興趣的孩子學得差,有興趣的孩子也不比沒興趣的孩子學得好,關鍵是用在學琴上的時間。或者乾脆這樣說,哭著練和笑著練,練出的效果沒多大分別。

要用鼓勵、引導、獎勵,適當加入威嚴、強制的手段,讓孩子學下去。 “沒興趣學不好”是針對成年人而言的,成年人成就一項學業,沒興趣就不可能學好,但孩子可不是。不能拿成人的思路套孩子。家長普遍關心的問題是——我的孩子有沒有音樂天分?學琴的目的在於提高素質,鍛煉意志,不是成什麼“音樂家”。

Continue Reading

【練琴時出現這種情況,那麼就先停下來】♩.♪

練琴是一件非常費時間的事情,如果練琴的時候不專注,那就是花了時間又練不好琴,這樣就等於在浪費自己的時間。

這些問題你在練琴的時候有過嗎?

1.一邊練琴,一邊想別的事情,腦子跟不上手,手也跟不上腦子,於是自己彈了些什麼自己都不知道!

2.練琴沒目標,老師指出的缺點和錯誤沒有想著改正,所以盲目的彈,也沒想自己彈的對不對。

3.練琴的時候不看譜,自己彈著彈著彈到哪裡忘記了,看譜也找不到在彈哪個小節,越彈越走樣。

4.彈琴的時候一直在快練不慢練。其實自己心裡是想好要慢練,結果彈著彈著卻控制不了自己越彈越快。

5.練琴沒有計劃性,這首彈著彈著覺得太難了,算了,換一首彈吧,彈另外一首又覺得這首也難又想換另一首,整個練琴時間下來沒有練到一首曲子。

6.總是從頭到尾練,總以為下一遍能彈好,但是彈不好的地方永遠彈不好。

7.每練一遍就要休息一下。一會兒抓癢,一會兒上廁所,一邊練一邊看時間,看到點了沒有。

8.練琴時,周圍不能有任何動靜,但凡有有任何事就能讓你思緒亂飛。

如果你練琴的時候有上面的情況出現,那麼就先停下來別練了,讓自己放鬆一下。然後制定一個今天要達到的目標。當然,並不是指今天要把這首曲子練五遍這種目標,而是比如,今天要把這個小節有困難的地方解決掉。

練習就是要把自己不會的東西練習學會,把練習難點一一攻克,把老師指出的缺點和錯誤都改正過來,所以練習前要有一個小目標,每次練習都要有所進步和收穫,否則練琴是沒有效率的,有明確小目標的練琴才是可以事半功倍的練琴好方法。

然後靜下心來想想,自己是哪裡有問題,那個地方練不好都要仔細的思考,不放過演奏中任何一個小細節。自己感覺的不到哪裡有錯誤還可以看看別人練琴的視頻,仔細的欣賞就能知道自己是哪個地方不足。這樣哪怕你只練一小段,也比前面那幾種練法要強得多。

現在這個資訊時代,我們都養成了一心多用的習慣,專注的做一件事情的機會越來越少。然而一心多用,其實一件事情都做不好。不但沒有讓你感覺充實,反而讓你覺得虛度了生命。

而練琴就是你訓練孩子專注做一件事情的方法!通過練琴培養孩子的專注能力,堅持能力,等等!專注地練琴,也是一種修行。

練習專注,就從現在開始,從練琴開始吧!

Continue Reading

【彈過的曲目時間長就忘,白彈了嗎?】♩.♪

不少家長和孩子都有困擾,練習一首鋼琴曲不容易,再簡單的曲目,最少也需要一週時間才能練好,難的曲目練一兩個月也是常事。可辛辛苦苦練好,一週不練就不會彈了,這是不是白練了,該怎麼辦呢?

●為什麼會忘?
一首曲目要彈熟練基本需要兩點:
一是手指技巧的熟練,形成手指記憶。二是對樂譜熟練,形成了樂譜記憶。
這些都是通過反反覆覆地練習達到的。一旦練習中斷,手指和樂譜的記憶就會逐漸減弱。重新演奏時,所有的內容不能馬上協調起來,想要恢復就需要一些時間。
關於手指動作,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像我們小時候做體操一樣。當時天天練,一練練幾年,基本上都成為條件反射動作。可如今能立刻把兒時體操按照正常速度、完整做下來的能有多少人?同樣,小時候的課文,現在大家都還能全部背下來嗎?

●忘記了就等於白學了?
當然不是! 因為我們在學琴過程中,特別是基礎階段,很多曲目是為了學習裡面的內容,比如練習某種手指技巧,練習一個新的節奏怎麼彈,或是這種類型的曲目該怎麼演奏。學會了這些內容,我們的知識就在一點點疊加,演奏水準就能逐步提高。
這種彈過的曲目會忘記的現象,對大多數琴童來說是正常的。可學過的知識是不會忘的,比如我們這節課的曲子學習了一個新節奏,那之後面對同樣的節奏,就應該知道怎樣去彈了。就像我們大人,小時候的課文雖然不能全部記得,可是字不會忘記,字的意思不會忘。如果這些都忘了,那才真得是白學了。

●難道總得像猴子掰玉米,掰一個丟一個?
當然也不是! 怎麼保留住曲目,也是一項學習的內容,同樣需要日積月累的過程。

1.練習新作業的同時,選擇上一週的其中一首曲子保留,每天複習兩三遍。因為是剛剛練好卻還沒有丟棄的曲目,所以每天複習兩三遍,就可以保留住曲目的熟練程度。

2.隨著學琴時間增長,曲目也變得越來越大。不一定有時間能做到每天複習,但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曲目,或是有難度的曲目,每隔一段時間做定期複習。

3.隨著演奏綜合能力提高,複習的過程會逐漸縮短。
有些孩子學琴時間比較久的家長們也會有感觸,比如,當小朋友達到五級左右的水準時,去複習兩三級的曲目是件簡單的事情,去複習四級或是同等五級的曲目時就會比較難。每個小朋友,對新曲目的學習時間或是舊曲目的複習時間,包括對於從未彈過的曲目進行試奏時間,長短都取決於掌握了多少演奏綜合能力。

這些綜合能力,是指讀譜能力,樂理知識,手指技巧能力,音樂理解能力。如果這些能力沒有真正掌握,那就會出現一種情況,有些學生,能彈八級或者更高程度的曲目,但離開了老師,自己連三級五級程度曲目都不會彈。同樣,離開了老師,之前練好得曲目也很難自己複習起來。

●小建議
一方面,記住每節課學習的知識點,每節課學得知識,不要以為他們都是死板的只出現在一首曲目中,肯定是從此之後會反覆在其他曲目中出現的。當再次出現,甚至再再次出現時如果不會彈,那就要好好反省一下了。

另一方面,適量的複習是絕對會有幫助的。
但要提醒家長,沒必要讓孩子將所有曲目都複習,按照孩子們的實際情況也根本沒那麼多時間。日常練習中,還是以新曲目的練習為主,舊曲目複習為輔,搭配好時間。
Continue Reading

【學音樂浪費時間?聽我分析完你就不會這樣說了】♩.♪

前段時間在和朋友聊天時,聽她說起孩子學音樂的事情。她覺得這麼多年來,孩子沒參加過什麼比賽,也沒收穫過什麼獎項,沒有看出音樂在孩子身上留下的痕跡,她時常還要擔心練琴時間影響學業,擔心現在的努力對於孩子的未來沒有任何意義,最後問我一句:“到底還要不要堅持下去?”我想了想,可能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顧慮吧,生怕多年的努力到最後化為泡影。

曾經看過一位琴童家長分享的陪練日記,大概內容是“我又不指望他成為音樂家,為什麼還要花錢讓他學?”對於其中的幾個觀點表示認同,今天分享出來與大家討論。

●相比金錢財富,精神財富更寶貴

其實在為孩子報興趣班之前,家長首先要擺正自己對於孩子學音樂這件事情的態度。有句話這樣說,家長的格局的大小決定了孩子音樂之路的長短,往往家長的態度能直接影響著孩子,爸媽重視音樂教育,孩子自然不敢怠慢;爸媽佛系看待音樂教育,孩子便也不會認真對待。

家長不僅要用正確的態度對待音樂教育,更要立下未來的目標。學音樂不是為了成為音樂家,而是為了在學習的過程中鍛煉孩子的多種品質。雖然努力多年,不一定會收穫到物質財富,但一定會收穫到寶貴的精神財富:

孩子學習的是一項樂器,培養的卻是一項健康積極的業餘愛好;

在古典音樂的薰陶下,孩子能有效地提升審美意識,從小構建好的審美能力;

彈琴時展現的盡是孩子優雅的模樣,人們常說學藝術的都有氣質絕不是空口無憑;

學音樂的孩子從小就在鍛煉大腦,未來的智力更是不用說;

為了不出錯,為了完整地演奏下來優美的旋律,孩子會打起十二分的注意力在音樂上,這樣專注力對於學習其他學科知識也是益處多多的;

在長期的練琴歲月中,孩子一定經歷過他小小世界裡的一些磨難,可能遇到了瓶頸期,可能總是想放棄,但是孩子在一點點磨練中都堅持了下來,鍛造出了如今的意志力;

出門在外,琴童家長們總是喜歡讓孩子展現一下音樂特長,而周圍的觀眾也會給予掌聲,對於孩子來說,掌聲是充實他們自信心的方式之一,同樣孩子們參加比賽、考級也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彈琴不是簡單地動動手指活動,它需要眼睛看譜,大腦處理譜面內容,嘴上唱譜,手上彈譜,演奏任何一個樂器都是身體多器官的共同協調合作,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固能達到發展;

還有很關鍵的一點,音樂能很好地緩解壓力、放鬆情緒,更能幫助孩子形成一個開朗的性格。

相比於物質財富,如此多的精神財富才應該是家長們應該追求的目標。

●細心陪伴,靜待花開

學音樂是一件週期很長的事情,短期投資將會獲得長線回報。這個過程需要悉心陪伴,靜待花開,如果想要速成,通過短暫的學習就想收穫巨大的進步與成就,可以說是根本不可能的。

孩子學習音樂可能短期之內可能不會帶來什麼質的飛躍,但是研究資料卻很真實地告訴我們,如果現在接受好的音樂教育,未來可是能夠影響孩子一生的。我們要把目光往長遠看,不能只想著眼前微小的利益。就像種樹一樣,現在種下一顆希望的種子,日日夜夜細心培育它、澆灌它,未來才會長成參天大樹。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相信這是是每個人都懂得道理。

●學音樂的附加值

當然學習音樂之後,孩子收穫到的遠不止於此。通過學習音樂,孩子在課外生活將會變得豐富多彩。小初高期間,孩子能在學校認識許多一樣熱愛音樂的小夥伴;上大學期間,孩子憑藉特長可以參加更多的社團,充實美好的大學生活;工作後,仍然可以參加與音樂相關的交流會,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音樂讓人在美妙的旋律中擁抱極致的浪漫,它為生活帶來的附加值是無法計算的。

換句話說,音樂已從調味劑變成了必需品,人們通過音樂汲取養分,在音樂的沁潤中收穫幸福。

說到這裡,一定還會有一些家長就會擔憂音樂與學業是否可以兼得。事實上只要把握好二者的權重,學業或音樂,並不是必須捨棄其中一個不可。家長可以為孩子制定好時間規劃表,規定好二者時間的利用,提升寫作業、練琴的效率。練琴時還需要制定任務時間表,例如基本功、樂曲各須練多久,每一天著重要攻克的難題是什麼。有了清晰明確的計畫,也能讓練習事半功倍。
Continue Reading

【關於練習曲,你不得不知道的4個真相!】♩.♪

●為什麼要彈練習曲?
學過鋼琴的人都知道,練習曲一般都比較枯燥乏味,同時又要花大量的時間去練習,但是有很多初學者卻不明白,練習曲到底有什麼用。

其實,練習曲是鋼琴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基礎練習,它能讓我們更有針對性的練習某一個技巧。很多的樂曲都包含了各個層次的不同技巧在裡面,如果從一開始對各種彈奏技巧沒有形成系統的訓練,長期以往,就會缺失必要的音樂彈奏能力,從而不能更好的演奏和表達自身的音樂情感。

技術是為音樂而服務的,練習曲能夠更好的幫助我們將一首樂曲的精髓全面地表現出來,學習鋼琴就應該腳踏實地把每種彈奏技巧都真正掌握好。

●應該怎麼練才能提升彈奏水準?
有的人會問,既然練習曲對我們這麼有用,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去練習,才能夠提升彈奏水準呢?相信這是個大家都比較關心的問題。

在彈奏之前,我們要清楚自己需要訓練手指的什麼能力以及對應的技法是怎樣的,是否達到掌握的條件。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注重演奏技法的學習,掌握相關彈奏方法、技巧。只有嚴格按照正確的技法去彈奏,才能將對應的手指技能訓練好,提升演奏水準。反之,要是沒有用正確的方法去訓練,就算是反復練習,也不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成效。

●怎樣把練習曲的音樂性彈出來?
我們之所以會說練習曲枯燥無味,那是因為很多演奏者沒有把它的音樂性表現出來。在彈奏的時候,如果缺少音樂性,那麼整個作品就會顯得機械化,沒有感情色彩。我們應該利用一些方法把它彈奏出來,這樣除了對作品層次的提升還能讓練習曲顯得不再那麼枯燥。

首先,要對彈奏的音色有追求,當譜子上有標明音樂術語這些符號的時候,就應該通過彈奏方式把它們都表現出來。

其次,要對練習曲的音色有想像力,比如低音的旋律彈出來的聲音會像大提琴,如果我們在彈奏時也賦予這樣的想像,那麼彈出來的聲音就會不一樣,聽起來更有音樂性。

●練習曲那麼多怎麼彈?
對於這個問題,可以適當地根據自身的技術缺點去選擇相對應的練習曲進行反復練習。因為純粹的技術練習曲非常多,想要把它們全部彈完是不可能的,而且同樣的技巧不需要在同類型的練習曲中不斷的重複練習。這種做法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重複,將時間花在應該提升的技術和技巧上,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Continue Reading

【能反映你鋼琴水準的不是考級證書,而是這些!】♩.♪

在考級那裡,一張證書就代表著你有著什麼級別的水準,但證書它只是個證書而已,考完八級就再也不練琴的人,他的證書會逐漸淪為一張廢紙,毫無含金量可言。

而能夠永不懈怠,不斷進取,堅持練琴的人,即便他不拿任何證書,碰到展露才華的場合,也能從容自若,成竹在胸。因為他們平時練琴,總拿這些當做標準:

●基礎識譜
要彈好鋼琴,正確識譜是前提。
樂譜上記載著彈奏一首曲子要注意的各種細節,在學琴初期,首先要做到最基本的兩點:將譜子上的音符彈準確,按照標注的節奏彈,這是彈琴的最基礎層次。在這個基礎上,隨著學習的加深,還會接觸到更多的識譜細節,例如表情細節、強弱變化等;

●清晰準確地表達
讀譜正確後需要將讀譜所得的結果清晰地用手指表達出來。彈鋼琴是個全身心的動作系統:眼睛要看;耳朵要聽;手指要動;腦子要想;內心要唱。
任何一個環節的脫節都會使整體演奏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鬆散坍塌。所謂“聰明”,目觀為明,耳聽為聰。耳朵不聽,眼睛不看,謂之不聰不明。使譜上所寫的一切資訊通過指尖與鍵盤的接觸,準確、清晰、整齊、均衡地傳遞出去,是彈好琴的第二層次。

●彈好聽
現在會彈琴的人很多,但能夠彈得好聽的人卻太少。學琴的同學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式來判斷自己彈奏的效果是否好聽:

A:自己聽。將彈奏的曲子錄製下來,自己反復聽並和原曲進行對比,總結自己的不足並進行練習改進;
B:找聽眾來評判。聽眾的客觀評價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將錄製的練習曲目給同學、老師、親戚等聽,通過大家的意見來瞭解自己的鋼琴水準,並有針對性地練習;

●彈得有意思
音樂是種語言系統。彈琴如同說話,有句子,標點,語氣,有逗號、分號、句號、驚嘆號、問號等等各種不同的語態。
所謂“有意思”,首先要像朗誦,像宣敘,像唱歌,像演戲那樣把音樂的語態、語句、語氣充分表達出來,然後進一步融入自己獨有的意思,使音樂內容充實起來,打動聽眾的心靈,實現心靈層面上的溝通與交流。

總之,始終要明白,學琴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歷程,要做到不只是“會彈琴”,還要“彈好琴”。
Continue Reading

【學鋼琴不僅僅只是當成學鋼琴】♩.♪

●學鋼琴並不只是學鋼琴
如今的學鋼琴的小朋友越來越多,在鋼琴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培養、教育和訓練是鋼琴教學中最基本的任務。而具體落實到鋼琴教學的基本任務中,就是培養和訓練學生的眼、耳、手、足、口、腦、心各個方面的能力和感悟力,就是培養和訓練學生在閱讀、聽覺、動作協調性和技巧、綜合分析和藝術審美各個方面的能力。

●讀譜能力的培養
對於初學鋼琴的學生,教師有必要在課堂上和學生一起視奏新作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提醒學生應當注意的相關事項來幫助學生學會獨立視奏新作品。例如:先弄清彈奏的樂曲名稱和熟悉作曲者的姓名,並在適當的時候讓學生大致的瞭解相關作曲家在音樂史上的地位和創作風格。其次讓學生在彈奏前先看清樂譜的高低音譜號、調號、節拍、速度等標記。這都是教師在啟蒙教學中就應當向學生反復強調的。但是如果學生因緊張或粗心忽略某種標記,教師可以用語言提示學生應當注意事項,不要直接糾正。如:“注意看譜號”,而不是“左手現在是高音譜號”。

●聽覺能力培養
聽覺能力不只依靠視唱練耳,更要靠大量的音響資料欣賞和聆聽現場演奏的效果來積累,而最經常最直接地對聽覺水準的訓練和提高來自傾聽自己的演奏和教師的示範。教師要不斷的傾聽和比較中訓練學生的聽覺敏銳性和鑒賞水準,逐步提高學生的聽覺想像空間、聽覺色彩分辨能力和聽覺審美能力。

●雙手彈奏能力的培養
其實在鋼琴學習過程中對手的訓練一直都是最受重視的。這裡所指的對手的訓練包含了指尖、手指、手腕、小臂、肘關節、大臂、肩關節乃至整個背部和腰部的爆發力和耐力、從力量到速度、從緊張到放鬆、從柔韌度到穩定性等各方面一系列的全方位的體能訓練。

對啟蒙階段的學生,最首要的任務就是學會放鬆,放鬆整個手臂和手掌,然後才是手指的站立和獨立靈活的運用,而不應當本末倒置。當學生能夠比較放鬆自如的開始彈奏時,就應當著眼於手指靈活和獨立性的訓練,而不要過早的開始學習借助整個手臂的重量彈奏方法。還有教師在手指演奏能力的訓練過程中,要特別加強對左手的彈奏能力訓練。

●雙腳協調性的訓練
對腳的訓練也就是培養和訓練學生如何正確的使用踏板。在初學踏板時甚至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先單獨練習對空踏板的踩放,然後在結合簡單的和聲進行,訓練學生學習如何在不破壞旋律線條的連貫性的同時乾淨的切換和聲。因此在教學中一定要把對腳的訓練也納入到鋼琴演奏教學的科目之中,使學生在演奏時能把雙腳對他版的應用很好的服務於音樂的演奏和表現。

●音樂感悟力的培養
在鋼琴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從一開始就時刻注意啟發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而不要一味的灌輸這裡如何表現,那裡如何表現。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彈奏傳達出自己心靈的感受,而不是簡單的遵照老師的吩咐來機械地表達強弱對比或對教師示範做簡單的模仿。
Continue Reading

【學好鋼琴=30%的學+70%的練!】♩.♪

彈鋼琴是一件優雅而美妙的事,而這優美音符的背後是指尖上的薄繭,是日夜起伏的十指,是家長殷切的期望,是孩子堅持不懈地練習……練習對於學鋼琴的孩子來講,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與其說是學會鋼琴不如說是練會鋼琴,鋼琴也從來不是一蹴而就就可以學會的……

●學鋼琴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漸進

這世上本就沒有一蹴而就的事,學鋼琴亦是如此。很多時候,隨處可見的樂器“速成班”廣告和網上鋪天蓋地的“速成”班宣傳,都帶給家長們強烈的心理暗示:只要我給孩子報了“速成班”,孩子在短時間內學會彈鋼琴是穩妥的。

這種一蹴而就的心理導致上了“速成班”的孩子,彈起鋼琴來還是“半罐水”,不得要領。

還有一些家長沒給孩子報“速成班”,也確實給孩子找了一個好的鋼琴老師,但是他們認為只要給孩子找到了好老師,那麼孩子的鋼琴之路自己就不必操心了,全權交給老師就好。

這樣只注重老師“教學”卻不重視平時“練習”的行為,也會讓孩子的鋼琴之路受阻,很難進步。
這兩種行為的後果都導致孩子只是在“學”鋼琴,而不是在練鋼琴。前者是將鋼琴當作一個“速食”樂器,胡亂將考級的曲目塞給孩子,讓孩子沒有充分的時間去“消化”這些鋼琴曲目;後者只注重“學”,而忽略了練琴的重要性,把學琴的責任全推給老師,平時家長沒有督促孩子去“練”鋼琴,導致孩子沒辦法將鋼琴融會貫通。

這兩種行為最大的弊端都是:缺乏練習。

俗話說:學鋼琴,三分學,七分練。其中練習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想學好鋼琴必須得時常練習且多多益善。

●學鋼琴,練習是必不可少的

對於想學好鋼琴的人來講,不斷地練習是學好鋼琴的必經之路。

著名的奧地利鋼琴家Rudolf Serkin認為練琴需要五個小時以上才能真正進入練琴的狀態。因為在他的眼中,練習是為了提升彈鋼琴的技巧,沒有技巧就是沒有音樂,想要演奏出音樂,就必須有過硬的技巧。
誠然很多孩子並不能像Serkin一樣每天練習五個小時以上,但是每天堅持練習兩個小時及以上也是很好的,這樣有助於保持對鋼琴的“手感”,還能幫助孩子“溫故而知新”。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鋼琴家之一Claudio Arrau曾說過:在學生階段必須要重視技巧的練習。Arrau在年少學習鋼琴的時候,每天總會練習三個小時的基本功,以此來鞏固自己的基礎。等基礎打牢以後,Arrau就開始只練鋼琴樂曲中的困難地方,依然是每天至少三小時的練習。
Arrau認為練習固然重要,但是根據自己的身體精力來分配練琴時間更合理。而家長們平日裡督促孩子練琴的時候也要注意孩子的精神狀態,孩子如果精神疲憊可以練一個小時找找感覺就去休息或者聽聽鋼琴曲放鬆一下,如果孩子精神充沛就可以多練習一些時間。

但不管怎樣,優秀的鋼琴家們都認為練習是學好鋼琴的途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練鋼琴,要有計劃地練習

練習固然重要,但也別機械地練習,有計劃地練習才最有效果。

第一點:溫故而知新。家長在督促孩子練琴的時候,要提醒孩子先想想上課時老師都講了什麼內容,按照老師的要求來練習。讓孩子先將學過的曲目認真地複習彈奏幾遍,再去練習新學的曲目,這樣可以起到鞏固所學知識的作用。

第二點:有感情地練鋼琴。相信大家在聽鋼琴曲的時候都會有這種感覺,有的鋼琴曲柔和優美還帶著幾分哀傷,而有的鋼琴曲慷慨激昂有一股雄渾的氣魄。那麼孩子在練鋼琴的時候,家長不妨引導孩子去感受鋼琴曲背後的含義,讓孩子帶著自己對鋼琴曲目的理解去練習鋼琴,讓孩子帶著感情練習鋼琴。

練琴不單單是盲目地去追求練習的時間長度,更要注重練習的品質,要掌握好練琴的技巧和練琴的時間,這樣的練習才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

練習是鋼琴之路上一個永恆的話題,一個邁不開的門檻,想學好鋼琴就必須先練好鋼琴。所謂的一蹴而就、天生神童都是鏡花水月,再好的天賦不練習也是曇花一現。

練習就好比是給鋼琴“這座大廈”打基礎,沒有良好的基礎,外表再華麗的大廈也會轟然倒塌,所以要想學會鋼琴,不練習怎麼可以呢?
Continue Reading

【“孩子不想彈就算了”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殘忍,就是對他放任自由!】♩.♪

有人問孩子“要不要繼續學鋼琴?”
孩子想:要不要的潛台詞是,已經在學的東西,也可以選擇放棄是嗎?再想想:繼續學的話,每天都要重複練琴,還要每週去老師那邊上鋼琴課,如果不學的話,我可以跟小朋友出去玩,可以去打遊戲,可以看電視,可以躺著睡覺,嗯~還是打遊戲看電視睡覺比較適合我。
於是回答:“不要”。
很多父母在問孩子類似問題的時候,出發點都是好的,都想著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多給他們一些選擇的權利,但殊不知當你在問他們的時候,孩子聰明的小腦子就已經在大腦裡迅速轉過好幾圈,然後給你否定的答案。換句話說,當你在提問的時候,這個答案就已經顯而易見了。你如果問我是想上班,還是想躺在家裡看電視,我的答案也肯定是後者,畢竟能享福誰會自己找累受呢?
在跟孩子相處時,父母確實應該尊重孩子的意見和想法,但是尊重不代表放縱。尊重是指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正道,對彼此有著平等相待的心態及言行,而放縱一詞則偏向縱容,是指對對方的言行舉止不加約束。
拿學琴這件事來打比方,對於孩子來說,想學鋼琴就學,不想學鋼琴就不學是因為孩子年紀小意志不夠堅定。從父母的角度來看,順應孩子的意願就是尊重,但其實這種順應他們,任由他們放棄,就是放縱。
無論是學鋼琴也好,去學校念書也好,這些行為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變得越來越優秀。當我們縱觀那些優秀人物的成長經歷時,不難發現,他們都有一個相同的“規律”——在父母的約束下成長。
聰明的父母,不是順著孩子的決定去做決定,而是懂得在適當的時候,代替孩子們去做一些決定。因為人的一生就是不斷付出和收穫的過程,不會只有玩樂而已。這個道理就算小時候因為心疼而不讓孩子瞭解,他們也會在長大進入社會後被現實教得明明白白。
而這裡所說的幫孩子決定,不是說強硬的給他們做決定,而是有方式有技巧的進行引導。打個比方,孩子從小開始學鋼琴,後來因為課程的加重而心生退意,得知這個想法後,先是順著了孩子的想法,在孩子冷靜了幾天後,帶孩子去看了一場音樂會。音樂會結束後,跟孩子談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帶孩子回憶學琴時的種種快樂,最後終於讓孩子重新燃起了對鋼琴的興趣。
家長尊重孩子不想學琴的想法,但是並沒有放縱孩子隨便放棄。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則是:既然孩子不喜歡,那就算了吧,不要逼他繼續學了。
今天不想練琴可以算了,明天不想練琴也可以算了,後天也可以......但在成長道路上,孩子們會遇到各種各樣要做的事情,這些事情裡,有他們想做的和不想做的,更有他們剛開始想做後來不想做的事情,他們不可能對這些事情都say“NO!”
沒有人的成功是隨便得來的,而是他們因為懂得堅持,能夠堅持,堅持是每個人都需要掌握和養成的習慣。成長是這樣,學鋼琴也是這樣。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