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每天讓孩子練琴,還需要這些…】♩.♪

其實鼓舞幫助琴童的,不一定非要家長坐冷板凳陪著。潤物細無聲,很多琴外的功夫,能夠鼓勵到孩子,也提高家長參與孩子學琴的效率。
1. 引導它,鼓勵他
和孩子在彈琴外的時間談談心,交流交流彈琴的必要性、目標,平等的交流比訓斥更能深入孩子的心,讓孩子明白這是他人生之中的第一份“工作”,選擇了就得踏踏實實做好,不允許半途而廢。孩子再小,天性裡都有好勝心,家長要做的是把這樣的好勝心理引導到具體彈琴上來釋放。這樣的交流經常要做,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看法。
2. 原則不可打破
每天練琴不要機械地規定練習的遍數,要求孩子應該嚴格嚴謹按譜面有表情地彈奏,高品質完成練習。在學琴的初期,嚴格要求的情況下,必然出現衝突,甚至於出現孩子聲淚俱下的情形,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可以暫停彈奏,待孩子安靜後重新開始,不要養成哭鬧就可以不練的習慣。
3. 制定練琴計畫
家庭內應形成孩子固定時間練習,不要隨意改變練琴時間,為此家長應相應調整自己的時間安排,尤其是雙休日,讓孩子頭腦裡形成此時就是彈琴時間的意識。寒暑假應和孩子共同協商制定練琴計畫。
4. 自己也需提高
需要的時候,學一下識譜吧!既然孩子都能做到不長的時間內學會五線譜,您也可以輕鬆做到的。當孩子出現錯誤,家長若能及時糾正,孩子學琴的效率將大幅度提高,學習興趣也將大大提升。家長若有音樂知識,孩子遠比其他孩子學得輕鬆和快樂。
5. 高效比“耗時間”靠譜
不要提前告知孩子在固定的彈琴時間後還有其它他更感興趣的活動,並儘量錯開這樣的安排,以免孩子分心,心無旁騖地半小時比漫不經心的兩小時更有效率。不要用看電視,買零食,玩遊戲作為孩子練琴的額外獎賞,這是每天的"工作",如同他每天必須完成的學校家庭作業。
6. 欣賞也必不可少
和鋼琴有關的課外書籍,音樂會,多多益善,不要怕影響了練琴時間,磨刀不誤砍柴功。
7. 別讓孩子產生心理負擔
不要在孩子面前多提學琴費用,家長如何花費了心血精力之類話題,點到為止。避免孩子出現我是為了父母的付出而學琴,我是因為媽媽爸爸要我學琴我才學琴的負擔心理。
鋼琴是一件很難學好的樂器,即使是鋼琴家也還在每日勤奮的思考和練習中不斷收穫與提高。我們學習鋼琴的目的,不僅僅是提高專業的技能,更重要是讓我們的孩子在美妙的琴聲,優美的旋律中享受自己的整個人生。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