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練好鋼琴

鋼琴的學習是一個動作技能的形成過程,同時也是智慧技能的形成過程,它具有技術性、實踐性強的特點,每個學生在上完一節鋼琴課後,必須投入大量的時間去練習,去完成教師在課堂講授的內容。所以如何有效地在教師的指導下獲得彈奏鋼琴的方法是至關重要的。如何練習新接觸的作品,如何處理已經彈會的作品,如何把握每次的回課,有效地上好一節鋼琴課,下面就採用怎樣的方法提高練琴效率

  一、要有濃厚的興趣,重視課堂的學習

現代教育學非常重視情感的作用。大量的心理學實驗證明,愉快時人的感知比較敏銳,記憶比較牢固,想像比較活躍;而苦惱時就會使智力活動遲鈍、受阻。興趣正是一種積極的情感,對於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項活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所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直接影響著學習效果,還將影響其潛在的素質和能力的發揮。我們學鋼琴的學生首先要有一個練琴的思想基礎,即是否具備喜歡鋼琴,喜歡練琴,喜歡音樂的素質,有了這種對自己鋼琴專業的濃厚興趣,就會把練琴作為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坐在鋼琴前,就會心情愉悅、保持一種最佳的精神狀態去練琴並持之以恆。反之,學生對音樂、對鋼琴缺乏興趣,只是毫無目標的練琴,或者認為是家長、老師“要我學”,那他坐在鋼琴前就會產生一種急躁情緒,覺得是一種負擔,草草彈完幾遍結束,或者純粹是在應付、敷衍了事,久而久之下去,琴只會越彈越糟,得不到好的效果。學習興趣除了自發產生外,還需要進行誘發、培養和發展。

二、練琴要有明確的目的,合理的計畫

鋼琴的日常練習內容主要有三部分組成:基礎練習、練習曲和樂曲。練習時如何合理地分配上述練習材料也是很關鍵的。最常見的錯誤就是忽視基本練習與練習曲的學習。只對樂曲感興趣,總是喜歡“陶醉”在“演奏式”的練習中。音樂表現由於沒有必要的技術保證,必然是粗糙、粗淺、力不從心的。反之,過分注意基本練習與練習曲的學習也是不合適的,如果每天總是陷入相對枯燥乏味的基礎練習中而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則必然會影響對音樂作品的感受力與表現力。這就造成了技巧和審美的分離。缺乏技巧的音樂是笨拙的,而缺乏內部體驗感受的音樂是蒼白無力的,二者是不能分離的。在學習的初級階段要重視基本練習與練習曲的學習,時間分配比例可大一些,有了一定程度與技術能力後可適當在音樂表現、綜合能力方面多投入些時間。由於有的學生練琴缺乏必要的計劃性,練琴全憑興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種方法使大腦對所練內容不能很快地形成良好的“動作記憶”與“聲音記憶”,破壞了練琴所必須的連續性,效果常常也是不好的。實踐證明,每天持有規律,有計劃地練琴比一次練很長時間或練琴時常中斷的人進步要更快。所以要養成每日練琴的好習慣。

三、練琴要善於用腦,做到“心靈手巧”

鋼琴演奏要求相當複雜。練琴的過程,常常是演奏者根據音樂效果的需要,積極尋找、體驗最佳演奏動作、演奏狀態的過程。所以練琴是一種較高的腦力勞動。練琴時必須要用腦,確立腦指揮手的原則是至關重要的。這就要求練琴者必須具有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改變的能力。不能盲目的彈音符,音樂是流動線條,音符是死的,我們要把曲作者音符中美好的意圖充分流暢地表現出來,就不能僅僅是手的動作,要加上我們人性化的東西,盡可能地把作品中的音符表現得淋漓盡致。

很多人手指一遍遍無目的的機械重複,腦子卻到處遊蕩,並錯誤地認為“熟能生巧”,“只要肯加倍時間苦練,必然會進步”。例如:有的學生為了儘快練好曲子,練琴時間能連續一天一天地練,強度很大,往往練著練著就迷了,成了無思考的盲彈。想提高的速度是越來越慢,並沒達到自己“得心應手”的要求,這種練琴法確實不可取,也是非常有害的。所謂“熟能生巧”並不是重複多了就能“生巧”,而是要在大腦的積極工作中,在一遍遍的重複中求得新的變化才可能“生巧”。這就要求“大腦一定要走到手的前面去”。在練習各種複雜技巧時,很多教師常強調“預備動作”的重要性,這種“預備動作”的意義實質上就是大腦先行,是大腦“有預感地”提前發現的“指令”,更多的是一種心理上的“預備”。

四、練琴要做到聽為目的,唱為手段

音樂是一種聲音的藝術,掌握樂器的過程就是掌握聲音的過程。所以,整個練琴活動都必須在聽覺的積極參與與指導下才有意義。良好的聽覺能力是有效練習的重要先覺條件。這裡要特別強調“內心聽覺”在練琴中的重要性。“內心聽覺”是一種不需要外在音響説明,而在內心想像、領會音樂的能力,是學習音樂不可缺少的一種基本素質。就像“胸有成竹”這個成語一樣,做畫之前對於將要形成的畫面是心中有數的。對於自己將要塑造的藝術形象總是在有了明確的概念和構思之後才會落筆去畫。演奏音樂時道理與之相同,練琴時對於要練的各項內容,都應有明確的目的要求,這種要求不應是空泛的“文字性”要求,而應是具體、生動的“聲音效果”。如果演奏者不能從音樂中感受到旋律特點,節奏變化,不能指出和聲伴奏的作用,以及風格、情緒、感情、思想內涵……,那麼表演也只能是一種最一般的、似是而非的、不準確的、形式上的表演。這種表演是無法打動自己、無法打動他人的。所以練琴前與練琴過程中要充分調動發揮內心聽覺。從音質、音色、音高等各方面對所要演奏的音樂形成明確的聲音概念,想像出最完善的聲音效果,才能在一次次的練習中發現問題,找出差距,不斷完善進步。

五、要養成耐心、細緻的讀譜習慣

整體地把握與準確地感知音樂作品是音樂技能學習的第一步。一個作曲家盡了很大努力,將他內心感受到的音樂寫在紙上,但是對於不懂音樂的人來說,那不是音樂,只不過是一張紙。正確而流暢地讀譜是每位元學音樂的人必須掌握的重要一環。讀譜包括音樂默讀、視唱與視奏等多種形式。無論是哪一種形式的讀譜,都是一種複雜的心理活動過程。主體要正確迅速地讀出樂譜,並把所看到的符號正確地表現出來,實際上就是在樂譜刺激下,主體在最短時間內的知覺,並將這一知覺轉化成動作,形成音響。

總之,一套行之有效的鋼琴演奏方法是通向鋼琴練習成功的保證。只有科學地練習才能獲得高深的演奏技能,學生課下練習採用科學的方法學習,不但能保證學習品質,還能提高學習效率。對於練琴者來說,沒有比掌握科學有效的練琴方法更為珍貴的東西了。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