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做“保姆式”音樂老師!琴是練出來的,不是哄出來的!】♩.♪

最近聽到一位同行的吐槽,相信很多老師都有過類似的經歷:

他的學生要求演奏與之能力不匹配的作品,遭到了他的拒絕,然而家長對這件事非常不滿意。家長即刻為孩子“打抱不平”,與老師溝通表示:面對孩子的這種請求,作為老師應該積極地回應孩子:“那你彈一彈我聽一下”,並且無論孩子彈成什麼樣都要鼓勵孩子,這樣才是保護孩子興趣的表現。

老師面對這種要求時哭笑不得。作為教育工作者,自然明白鼓勵是最好的教育,然而,老師是最瞭解學生的。

首先,沒有人比老師更懂他的學生的演奏水準,明白孩子的擅長也懂得孩子的欠缺;

第二,老師佈置的作業和曲目,也一定是現階段最與孩子能力相匹配的,盲目練習與之能力不符的作品,只會將缺點無限放大;

第三,家長在孩子面前質疑老師的行為,必然會影響孩子對老師的看法和態度,最終也會影響學習熱情和學習結果。

最後,這位老師還無奈地說,雖然大家心中都明白,如果對此妥協是多麼不專業的行為,然而現在很多的琴行和年輕的老師已經成為了家長的奴隸,一味的順從,變成了“保姆式”的教學。因為面對這種過於自信的家長,老師如果不屈服就會使得生源流失,家長會跑到對面的琴行去上課……

作為資深的專業老師,我既能明白家長的用心良苦,也能懂得年輕老師的無可奈何。針對這樣類似的事件,我有幾句真心話想要和家長說:"琴是練出來的 ,不是哄出來的"

有的家長真的是搞不清楚“鼓勵”和“哄”的區別。以為花錢是來買服務的,然後還常嫌“服務費”貴。其實心態沒擺正的家長,真的可能會給孩子樹立了錯誤的觀念,最後耽誤了自家孩子。有些琴行和老師,完全可以把孩子捧上天,但是我們真正需要的是讓孩子享受到“帝王般”的服務,還是學習到真本事呢?

專業的老師,是不會縱容孩子的,因為好老師缺時間,不缺學生。老師的教學安排都是有他的道理,老師的目的都為了教好孩子,家長不明白可以問,可以溝通瞭解,不能完全不懂的情況下去質疑老師,這樣會讓老師很無力,很難教好孩子,因為家長都懷疑老師了,老師還有什麼動力心力去教好孩子呢?畢竟教育是需要家長和老師共同合作的。

專業老師和家長的初衷一樣,都是為了讓孩子學有所成。所以千萬不要把專業老師變成“保姆”,家長一定要明白,琴是練出來的,不是靠老師哄出來的!
Continue Reading

【學琴這件事,家長不重視,孩子大概率會半途而廢】♩.♪

許多家長為孩子報了培訓班、興趣班和特長班,但是學習效果卻有很大的懸殊。家長在其中又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好的學生為什麼會越來越好?因為他們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基本不缺課,能完整習得每節課所教的內容,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進步,自然越來越自信,久而久之把學習變成了他的一種習慣。而有些孩子一開始都有很高的興趣,也很積極,但......慢慢到後面卻失去了興趣,而一旦沒有內在驅動,就會陷入狀態下滑的惡迴圈。   
 
為什麼會失去興趣呢?原因不外乎經常遲到早退,總有很多的請假理由:這週末媽媽過生日、回家看爺爺、出去旅遊、感冒發燒肚子疼、磕著碰著⋯⋯這些理由聽起來都那麼正當,讓老師無法拒絕。但是學習習慣的建立都是需要長期的堅持,家長如果真的想讓孩子學有所成,那麼就應該摒除一切會讓孩子分心的事情,在時間安排上為上課“讓車”。

學習任何一門科目都需要連續性,系統學習和訓練,孩子在學習上的進步和平時的習慣密不可分。習慣就是不假思索就做的事,是人們日常的行為方式,或是經由不斷重複而形成的行為模式。

人有40%的行為是出於習慣。每個人都知道習慣的重要性,但卻疏於培養習慣,在面對生活及學習瓶頸時無能為力。如果一個孩子在上課時經常缺席,那麼對孩子學習成績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在缺了幾次課以後跟不上老師所教的內容,就會感到有壓力,別的孩子都比自己做得好也會有受挫感,長此以往,自信心受挫,孩子對學習慢慢失去了興趣,最終的結果很可能就是半途而廢。
Continue Reading

【學鋼琴的孩子能力更全面,為什麼這麼說?】♩.♪

學鋼琴的孩子能力更加全面更加強,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學鋼琴的過程中,孩子不僅僅能夠學習曲譜,學習演奏竅門,能夠學習許許多多的音樂常識。除此之外,還能習得三種才能,即注意力、和諧力與自傲力。

注意力、和諧力與自傲力是如何隨孩子的鋼琴學習不斷深入而得到開展與進步的呢?

對此做一個簡明而透徹的剖析:

1,眼看單行曲譜,手彈單指旋律——練習孩子的通常注意力;
2,眼看單行曲譜,用右手演奏兩三個音符組成的旋律——練習孩子較強的注意力;
3,眼看兩行曲譜,用左右手演奏出各自不一樣的聲部——練習孩子高度注意力與和諧力;
4,眼看兩行曲譜,用腦一起兼顧到雙耳、雙臂、十指、雙腿及雙腳的動作,以演奏出樂曲——練習孩子高度準確的注意力、和諧力,然後就會產生自傲力。

這幾項技能均是通過孩子們在後期的培養進行的,這幾項特殊的能力,可以最大強度的提高孩子們在學習方面的注意力,以及對於旋律、聲音的清晰辨別,所以說練習鋼琴對於孩子們未來的成長、以及學習能力,四肢的靈敏程度、反映能力都會有著非常大的説明!

不管從哪個視點來說,這三種才能都是孩子健康成長所需求的。學習演奏鋼琴需求這三種才能,讀書搞研討需求這三種才能,做學生、做老師、做藝人、做領導、做科研人員,亦或做工人、農人、戰士……想要幹得鶴立雞群,也都必須具有這三種才能。因此,不僅是老師,每位家長也大概知道到這一點,所以應該在教導孩子練琴的過程中,捉住要點,收到傑出的寓教於樂之作用。

學好一門樂器不僅可以讓自己有更高的文化藝術素養,同時也可以使自己能夠在鋼琴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的人生中所應必備的能力。
Continue Reading

【如果不指望以鋼琴謀生,那我為什麼要讓孩子苦練鋼琴?】♩.♪

曾經收到過一位琴童媽媽的私訊,在孩子學鋼琴不到半年的時候,就帶著孩子去音樂中心辦了退學手續。老師問其退學的原因,這位琴童媽媽回答說,當初給孩子報名是因為孩子喜歡,現在孩子不喜歡了,就不迫她學了,反正不指望孩子成為鋼琴家,也不打算讓孩子長大後以鋼琴為生,所以也就不再浪費時間和精力了。

和這位琴童媽媽有相似觀點的家長也不在少數,但無論是抱著讓孩子成為鋼琴家的期待,還是為了讓孩子擁有一技之長,都只是為了讓孩子學鋼琴的表面目的而已。那深究其裡,讓孩子在日復一日的堅持中學鋼琴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練鋼琴的目標不是為了讓孩子成為鋼琴家,而是為了贈送給孩子兩個禮物,這兩樣禮物分別是:自律和敏感度。

★自律

自律無論是對於孩子,還是對於大人來說,都是一種非常難能可貴的精神,也是比情商和智商都更為重要的自我約束。對比已經進入社會的大人來說,從孩子小的時候開始培養更容易一些,而學鋼琴就恰好能讓孩子養成這樣的習慣。

因為學鋼琴需要定期上課,需要反復讀譜、背譜,需要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每日練習……對於一個剛開始學鋼琴的孩子來說,要憑一己之力就做到實屬艱難,所以在自律的前期裡,需要老師的引導和父母的監督,用“他律”的方法來引導孩子們堅持下來,等孩子們通過“他律”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後,他們會開始試著自己約束自己,最後漸漸養成自律的習慣。

★敏感度

對於學鋼琴的孩子來說,他們要學會眼、手、耳、腦並用,這不僅考驗了他們的肢體協調能力,還考驗著他們的反應能力和觀察理解能力。

在曲子中,有力度的變化、音色的變化、以及情感上的處理,這些都對彈琴者的敏感度有著高要求。彈琴者要懂得聽音、要會辨別相似音色中的細微差別,更要對自己彈琴時候的力度,把握的恰到好處,這就是“敏感度”。

這份敏感度不僅可以用在彈鋼琴的過程中,還在學習和工作的過程中,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它可以擴展到諸如色彩、味道、材質等其它的領域中,更重要的是,它與人們常常提到的情商也息息相關。

彈琴者需要敏感度去“調節”自己與鋼琴、音樂的“關係”,在出入社會,與人相處時,也需要利用敏感度,去觀察別人的情緒和感受,而懂得理解、感受他人的人,總是更容易贏得別人的尊重和喜愛。

在學鋼琴的過程裡,總會或多或少遇到一些難題,要解決它們,就要在清晰大腦的基礎,憑藉以往的經驗和敏銳的感知能力。所以,敏感度也可以增加孩子們思考和分析所遇到的問題、思考在往後如何避免類似的問題……時間久了,他們也可以擁有獨立的判斷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胡適曾說“一點點的努力往往就有十倍百倍的獎勵,社會上的獎勵只有遠超過我們所應得的,絕沒有真正的努力而得不到社會承認的。”

的確!你所做的每一份努力,即使不能得到你想要的回報,但也會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穫。也許讓孩子學鋼琴,不能讓他成為鋼琴家,也不會讓他在長大後能借此謀生,但在學鋼琴的過程中,卻授予了他對萬事萬物都能觀察入微的敏感度,讓他懂得了堅持和自律的意義,讓他能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用鋼琴聊慰心靈……這些意義,比以鋼琴掙錢謀生更加難得,不是嗎?

Continue Reading

【請告訴孩子,學琴上吃的苦,一輩子受補!】♩.♪

前兩天與一位琴童家長聊天,她說她家孩子經常隔三差五就跟她抱怨,學鋼琴有多苦、多不容易。但每當問孩子“當初為什麼要學鋼琴”的時候,孩子總是沉悶半晌說“想隨手彈一曲自己喜歡的曲子。”

在這個世上,有一個大家都知道,但卻總是會忘記的道理:"想要讓自己變成夢想中的樣子,就要保持進步,而這件事離不開學習。但在學習的過程中,最離不開的就是吃苦。"

生活的苦與學習的苦,雖然都會讓自己感受到痛苦,但生活的苦,是一種停留在身體表層的疲累,它能夠被一些娛樂所帶走,而學習中的苦不同,它是一種全身心的投入,與人體的一切感官都息息相關。既需要你有清醒的大腦,也需要你保持有敏銳的感知能力和充足的熱情。

與生活的苦相比,學習的苦更容易讓人感到深刻的難受,所以才會有很多人寧願選擇承受生活所帶來的疲累。

沒有人願意吃苦,但若是你吃過的苦,都能像播下的種子一樣,在你的人生中生根發芽,沿著未來之路綻放出絕美的花朵,那麼,你還會拒絕吃苦嗎?

優秀是一種習慣,它早就紮根在孩子們的童年,我不敢說小時候不優秀的人,長大後也一定不優秀。但至少在絕大部分優秀的人裡,他們都是從小就開始培養有益於變得優秀的習慣。

記得有一次聽到孩子在埋怨父母說:“如果你們從小培養我,我也會彈琴,或者拉小提琴,或者吹小號……”

父母接話道:“小時候給你報這班那班,想讓你學,你自己不學啊!”

孩子反駁:“我不願意學,你就不讓我學啦?那時候我還小,我還不懂事,難道您就不懂事嗎?您就應該從小教育我。”

聽完孩子的說法,一向能言善辯的父母,竟然悶的一句話都沒說出來。在孩子的世界裡,沒有什麼事比玩更重要,如果可以選擇,他們才不願意拋棄眼前的快樂,去“享受”學習的痛苦。

哈佛大學前校長Derek Bok說:“if you think education is expensive,try ignorance”(如果你認為教育是昂貴的,那你試試無知的代價。)這句話用在學鋼琴的過程中同樣適用。如果你認為學鋼琴太麻煩、太苦了,那你試試放棄的代價。

如果孩子跟你說“媽媽,我不想再學鋼琴了”。你不妨告訴他:成長,是一條讓自己變成想像中樣子的道路。每一次抵擋住內心放棄鋼琴的念頭,都會在長大後變成你的慶倖。而在學琴路上所克服過的痛苦,以後都會成為你的底氣和驕傲的資本。
Continue Reading

【彈鋼琴不連貫、總卡殼怎麼辦?】♩.♪

最近看到有一些家長私訊:彈琴時總是斷斷續續、彈不連貫,導致一到要彈琴就沒信心、提不起興趣怎麼辦?

其實這是因為你的彈琴方法不夠正確,沒有注意到一些問題而導致的,想要把琴彈得連貫就應該要注意以下幾點:

●彈奏指法正確

指法是彈奏鋼琴的基本功,如果你的基礎都打不牢,那麼就無法把曲子彈得連貫流暢。對於初學者來說,正確的指法是曲子連貫的保證,必須要嚴格按照曲譜標注的指法或請鋼琴老師幫你編寫適合的指法來練習,切忌自己胡亂編造指法。

●彈奏時注意力要集中

有一些人在彈琴的時候很容易分心走神、東張西望致使鋼琴彈得斷斷續續,磕磕絆絆;其實這都是因為你的注意力不夠集中所造成的。這時候就應該要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在彈琴時做到心無雜念、不被其他事物所影響,才能使你在彈奏的時候更加連貫流暢。

●彈奏速度要慢

有些人性子比較急,為了使自己多學一些曲子經常越彈越快,前一句都還沒熟練就開始下一句的練習,導致錯漏百出,曲子越彈越不順暢。我們應該放慢速度,把細節問題先處理好,慢工出細活,只有慢下來,把音彈准,節奏彈穩才能彈奏出流暢的樂曲。

●把容易卡殼的段落單獨練習

彈琴的時候不要每一遍都從頭開始練,把容易卡殼的難點拿出來單獨練習,對一些比較容易出錯的地方以及難點反復練習直到掌握,再進行整首曲子練習,切勿每一遍都從頭彈起,沒有將卡殼的段落問題解決好。

●彈奏時心理素質要好

有些人在演出時會因為環境的不同或自信心不足、壓力過大導致不能將樂曲彈得流利順暢,其實這都是心裡素質不夠強大,沒有調節好自己的情緒所產生的。適度的緊張有利於彈奏者精神集中,使樂曲演奏得更加順利;相反,過度緊張則會造成彈奏不連貫甚至整首曲子都亂掉。

鋼琴的演奏不僅是技巧和音樂表現力的提現,也是對彈奏者心裡素質的考驗,我們在彈奏時應該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控制好情緒,才能使樂曲彈奏得更加理想。

◆P.S 喜歡我的文章的話,請記得點讚,留言和分享唷~
你們的支持是我分享文章的最大動力~
看完這篇文章後,可以去看看我以前分享過的文章唷~
Follow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jackylaupianist/ 可以即時看到我分享的音樂唷~
Continue Reading

【請假太多,鋼琴老師真的是帶不動!】♩.♪

鋼琴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請假的情況並不少見,特別是在孩子彈了一段時間,到了某一個階段,遇到困難瓶頸,或是由於挫折產生了某種倦怠的心理的時候,很容易發生找各種理由“逃避”上課的情況。久而久之,請假成了一種習慣,這對練琴的危害非常大。

同時間開始學習鋼琴的孩子,為什麼長時間以後為學習效果參差不齊?很多家長都會問鋼琴老師這樣的問題,那麼"請假太多"是重要的禍源之一!

有些家長固執地認為:“我家孩子學一年的琴,偶爾請一兩次假,有什麼所謂的!”

錯!一起來算一筆賬,1個月差不多有4週,一年有12個月,那麼一年就是48週。就算全勤不請假,保守算一週學習1小時,也就是說一年學習了48小時,48小時是什麼概念,相當於2天!

說起來有一年的時間可以學琴,滿打滿算也就學了2天,各位家長朋友,你還敢請假嗎?

●重視學琴這件事

作為家長首先要重視孩子學琴。也許你會說“又不是我教他/她彈琴,我重視有什麼用,老師重視就行。”

那麼,你就理解錯了!作為家長去關注學琴,不是要親自去彈琴、弄懂樂理、學會視唱練耳和孩子共同完成老師佈置的練習。而是要求家長把孩子學琴這件事當回事!

讓小孩學琴不是把小孩放到老師那學就行了,家長必須重視,要對孩子的學習狀況心中有數,有時間或感興趣,自己也可以陪同小孩上課,畢竟孩子的理解能力不如大人,你理解了回家可以更好地引導他學琴。

學樂器不僅是考驗孩子的毅力,更是考驗家長的耐心和責任心。不要總是抱怨自家的小孩學琴進度太慢,而是要問問自己究竟花了多少精力去關注孩子彈琴。沒有付出如果有收獲那是不可能的,付出了就會有回報,那是必然的。

小編試過有家長才學半年就已經請了七,八節課,說學校考試要請假,新學期要適應上課時間要請假,然後跟家長說要把請假的琴課補回來,也不情不願的,這樣的小孩進步會非常慢。

●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有這樣一個規律,凡是頻繁請假的學生,往往堅持不下去的例子比較多,這是由於學習習慣沒養成導致的。

好的學生為什麼會越來越好?因為他們家長在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基本不請假,不缺課,而且可以按老師的要求天天練琴,每節課都能把所教的內容學懂,知道課後怎樣練習。

孩子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進步,自然越來越自信,久而久之把學琴變成了一種習慣。

而有些家長帶著孩子一開始都有很高的興趣,也很積極,但是,慢慢到後面卻失去了興趣,而一旦沒有內在驅動,就會陷入下滑狀態的惡性循環。

學琴並非易事,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及努力。哪個學琴孩子的路上沒有血淚史?哪個學有所成,考到八級,各處獲獎的孩子沒有感受過學琴路上的心酸?

學琴路上的艱辛困苦,遇到瓶頸或是進入倦怠期,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P.S 如果認同這篇文章所說的,請記得點讚,留言和分享唷~
你們的支持是我分享文章的最大動力唷~
Follow我的專頁可以即時看到最新分享的文章唷~
Follow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jackylaupianist/ 可以即時看到我分享的音樂唷~
Continue Reading

【合適的鋼琴老師有多難找?看完突然就不想學琴了】♩.♪

常常聽人說:「給孩子找一個合適的鋼琴老師比找對象還要難」

能否遇到合適的鋼琴老師,可以說是一場玄妙的生命哲學,尤其是鋼琴教學這種「一對一」模式,像極一對相愛相殺的小情侶,什麼時候分道揚鑣全靠天註定。

人類之間的奇妙「磁場」註定了有些人能成為密友,有些人是天生的仇家,所以老師跟學生之間「磁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即便「磁場」到位了,也只是成功配對了50%,剩下的50%就是傳說中的漫長「磨合期」,運氣好的磨合到70%算是成功「配對」,運氣不好的各種問題雞飛狗跳、不歡而散。

比如有些鋼琴老師,空有一身好琴技,也教了好多年,但是學生來了又走,你也不能說他沒有教學經驗,也不能說跟學生之間缺少「磁場」,總之就是熬不過「磨合期」。

所以鋼琴老師與學生如何愉快的「匹配」,這裡總結了一套公式:

磁場 > 需求對等 > 表達能力 ≥ 教學經驗 ≥ 演奏水準

很多人不理解,鋼琴老師難道不應該最先擁有一定的演奏水準嗎?

是的,作為一名專業的鋼琴老師演奏水準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你們的「磁場」不到位,需求不對等,那老師多厲害也沒有用。

一個孩子願不願意聽從某一位老師的指教,與某一位老師願不願意對付出耐心,是對等的。老師無論多利害,學生無論多有天賦,相看兩生厭也是白搭。

所以說老師能把學生帶到多遠才是第一重要的因素。(前提是老師必須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

而「教」與「學」之間更是會產生一種奇妙的激勵機制,「磁場」的匹配一旦成功,會為教育者與被教育者雙方帶來無限靈感,並且相互啟發、共同成長。

當然「磁場」的匹配並非永恆不變的,人會變,孩子會長大,兩個有趣的靈魂需要互相成就、共同進步,才能永久的磨合下去。

「需求對等」可以說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項「匹配」。

經常聽到家長的投訴:「老師的進度太慢了,我們希望快點考級,老師非要再打兩年基礎」。

也有來自同行的抱怨:「某某家長非要逼著孩子考級,教學計畫總是被打亂,感覺快要教不下去了」。

這就是如今非常典型的「需求不對等」,老師與學生沒有達成一致的學習預期,老師覺得在為學生好,而老師認為的「好」卻並不是學生期待的那種「好」。

當「磁場」和「需求對等」都匹配了,之後就是「表達能力&教學經驗」。任何與教學有關,都離不開表達能力,而表達能力代表著知識能否傳遞到位。知識的傳遞需要化繁為簡的語言表達、生動形象的示範、恰到好處的類比,以及娓娓道來的敘事能力。而教學經驗就是針對每一位孩子的不同而作出教學調整,有經驗的老師會根據孩子的能力給予不同的訓練方式,最終幫助孩子成長。

所以,要集合種種以上的條件才能算是找到合適的鋼琴老師。寫了這麼多,突然有點害怕以後沒人學鋼琴了,畢竟合適的老師如此的難找。

還是祝各位學琴順利吧。

P.S 如果認同這篇文章所說的,請記得點讚,留言和分享唷~
你們的支持是我分享文章的最大動力唷~
Follow我的專頁可以即時看到最新分享的文章唷~
Follow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jackylaupianist/ 可以即時看到我分享的音樂唷~
Continue Reading

【如果達不到很高的程度,學習鋼琴還有意義嗎?】♩.♪

有,而且很大。

大多數學鋼琴的琴童或成年學員都達不到很高的程度,即使從小幼兒開始學鋼琴也成不了鋼琴家,幾乎是99.9%的事情。

學習鋼琴最重要的兩個特點:

首先:作為健全人格的培養,一個人的自律是比情商和智商都更為重要的自我約束,這也是無論對於孩子和大人都是非常可貴的品質。而演奏鋼琴需要相對熟練的技術、技巧,需要有規律的、科學的、持久的訓練。這種訓練需要毅力、耐力、信心和勇氣。所以,鋼琴學習對於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頑強的進取的品質,以及踏實、嚴謹、科學的學風,都有良好的作用。

其次:鋼琴的練習和演奏都是一種“生動的動態系統”,始終要求聽覺的專注、敏感,在十個手指各自獨立的前提下的積極活動,雙手不同動作及其與全身肢體的協調配合。在這生動的動態系統中持久的鍛煉,必然對人的生理、心理和思維的健康成長產生有益的影響。

這兩個特點帶來的結果,就是人的整體綜合能力的提高。

學習鋼琴,就如同進了音樂學校一樣。而且這還是一所完整的音樂學校。因為在這裡學到的,將不是單一的、某一側面的音樂知識 ; 而是要學到構成音樂藝術的所有最主要的基本元素,理解音樂思維所應用的語彙、語言和語法。這裡有旋律知識、和聲知識、複調知識、曲體和音樂史等知識,還有音樂形象、音樂內容、音樂意境和音樂風格等音樂美學知識 ; 也有著所有的方方面面如何綜合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的指示。

實際上,在鋼琴學習中學到的,將不只是鋼琴,而是全面提高音樂的感受力、理解力和思維力。這方面的能力提高了,無論對於自己彈奏的作品,還是別人演奏的作品,都會有更高的理解力和鑒賞力。

所以,藝術不一定讓你成功,但是藝術會成就你更多的品質。所有的努力都在潤物細無聲滋養你。梅花香自苦寒來,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只有經歷過磨煉的人,才會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
Continue Reading

【鋼琴彈得好的人都有這些共同特點!看看你佔幾條~】♩. ♪

鋼琴彈得好的人,其實你有沒有發現,他們都有這些你共同的習慣,學琴的人,不妨試試,你也會把琴彈的更好!
✔在練習中,他們很快就可以做完單手練習,開始雙手並練。 
✔很快就有音調變化,這顯示他們對演奏的音樂有了最初的概念。 
✔練習時有思考,這可以從他們暫停下來看著樂譜、哼唱、做記號、發出「啊哈!」的理解聲中觀察得到。
✔一出錯就會馬上停下勘誤。
✔錯誤發生時,會馬上強調它。 
✔每個錯誤的位置與來由都被清楚標明、重新演練與糾正。 
✔受試時,每次演奏這個樂段的節奏變化有系統性、符合邏輯、有跡可循。 
✔重複樂段直到改正錯誤、能夠穩定的演奏它為止,所以他們不會在接下來的練習及最後受試中再彈錯。
在8個特色中,又以最後3個最為重要,一以貫之,研究者從表現最好的三位受試者練習的過程中發現:“如何處理錯誤”是其中的關鍵。邏輯是這樣的:
●最好的鋼琴家不是不犯錯,也不是一開始就錯得少,所以學得很輕鬆,而是他們用有效的方式來處理錯誤,以免一再犯錯,最後就能達到“練習中彈對的比例較高”的結果。 
●至於具體來說,他們如何克服錯誤?有些人是分左右手練習、有些是將音樂分段來彈,但不論怎麼做,這些方法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色:放慢速度。 
●最好的演奏者在犯錯時,會帶著猶豫、慢速但不間斷地重複,直到停在上次彈錯的地方之前,這似乎有助於他們更準確地再次挑戰出問題的部份、用能夠掌握的速度把修正後的演奏拼湊起來,而非一直重複錯誤卻找不出問題所在。 
總結“成功並非建立在從不犯錯上,而是建立在不再犯同樣的錯上。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