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別急著學鋼琴,老師十問琴童家長!】♩.♪

問題一:讓孩子學琴,是不是因為鄰居家的孩子或幼稚園的同學也在學鋼琴?你是否覺得如果你不送,孩子就可能落於人後或者你沒有盡到責任?

問題二:讓孩子學鋼琴,你是否有“圓自己小時候沒實現的夢想”的成分在裡頭?哪怕是極少的成分,是不是也會對你的決定有微妙的影響?

問題三:是不是考慮過所有常見的才藝項目,比如畫畫、芭蕾、網球等,最後才決定選擇鋼琴?還是從未考慮過,就是一門心思認准鋼琴?

問題四:你是否已經決定為自己增加一份不拿工資的工作?送孩子去學琴、陪孩子去練琴,需要全心付出,不僅沒有薪酬,孩子還有可能誤解你。至少在四五年時間裡,你是否做好長期付出的心理準備?

問題五:孩子一人學琴,全家會失去很多娛樂時間,週末可能不再完整,出門旅遊3天后就必須往回趕……對於這些犧牲,全家做好準備了嗎?

問題六:在讓孩子學琴的問題上,父母是否在所有主要事項上都能達到基本一致?比如鋼琴放在哪裡?學費的承受能力怎麼樣?練琴的時間每天多長?孩子不想練了怎麼辦?孩子進步不快怎麼辦?

問題七:對學琴中出現的意外現象是否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如果孩子是個天才,一朝成名,你們準備怎麼做?如果孩子彈了好幾年仍然成績平平甚至出現叛逆情緒,又如何處理?

問題八:如果孩子最後只能成為一名鋼琴教師,或者鋼琴只能成為他一項並不算特別突出的業餘愛好,你會後悔嗎?

問題九:練琴是很痛苦的,你會不會看到孩子太累、太苦而捨不得?你能否狠得下心來要求他一遍又一遍地重複?

問題十:你能否保證永遠有積極向上的激情,只給孩子正面的表揚和鼓勵,即使在你情緒不佳或孩子不太聽話的時候,也保證對孩子絕不會謾駡和體罰?

<網路轉載>

Continue Reading

【學鋼琴三問】♩.♪

10524668_926284237382635_5674863544322976218_n
一 學思路還是模仿?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在鋼琴學習過程中,家長最需要分清楚你的孩子學到了什麼。

從鋼琴教育專業的角度而言,鋼琴啟蒙對於孩子的學鋼琴、藝術生涯尤為關鍵,孩子在學習任何東西啟蒙階段時,需要的是思路,而不是模仿,即使是模仿,也需要讓孩子學會如何思考才能模仿好。

老師一味的教,這個怎麼彈那個怎麼彈,這首曲子彈會了那首曲子彈會了,是無用的,跟馴動物做雜技有什麼區別?

那如何算教會孩子思路呢?

例如:識譜,五線譜,通過什麼方式可以把譜子更好的記住呢;當看譜子孩子一下愣住了不認識了,這時候該怎麼辦;連音線的作用有哪些,有什麼特點,等等。

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每節課針對訓練,明確這堂課所學的內容,並集中該練習點類似曲目,強化練習,每星期孩子還課時,需要回答出鋼琴老師的練習點問題,考考孩子是不是通過這個星期的學習有所進步,把這個練習點吃透了,還是只是一味的練,沒有學到東西。

對於任何學習而言,“積累”才是最重要的,不停的學習,不斷的積累,這樣才能越來越強壯。而有些孩子在彈琴上,表面上貌似彈出來了,但是其彈的思路 是錯 的, 只是模仿出來了而已。家長們反而會覺得我們的這個老師教得如何如何好,孩子如何如何彈得好,但是漸漸發現孩子學琴越來越累,最後孩子厭煩學琴,為時已晚。

二 學識譜還是教背譜?

初學鋼琴時,有的孩子懶得看五線譜、識音符,老師在教新曲子的時候如果引導的不好,學生很容易憑聽覺記憶背譜或直接就把唱名綁定手指彈。

識譜問題是每個孩子都有能力解決的,就像識字一樣,不必操之過急。因此,在一開始學琴的時候,家長要督促他多看譜彈。就應當把學習的重心放在獨力讀 譜能力 上,而不是不計一切地,只要孩子能彈上一兩樂曲就引為驕傲。一旦識譜問題解決後,視譜與背譜的關係是相互促進而無矛盾的。一般來說,視譜快的孩子背譜也 快。一首曲子背出後,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音樂中去,達到熟能生巧,就像從閱讀詩篇進入朗誦詩篇的境界。

良好的視譜能力也是降低你的孩子“練琴成本”的重要手段。別人要用三四天的時間在苦苦一格一格地數五線譜,而你的孩子只須花一兩遍的時間就能得到基本的印象,這既能提高他的練習興趣,也能使他的練習更深入一步了。

莫札特說:“視奏的技巧,就是把一首樂曲,以應有的速度演奏出來,還要表現出應有的表情和情趣,使聆聽的人覺得仿佛是作曲家本人在彈奏一樣“因此,要非常重視視譜能力的訓練!

試想如果只想想聽聽一段樂譜的效果如何,卻得花幾個星期的練習,那是多麼令人掃興的事!甚至可以說,迅速的視譜能力,才是業餘學琴的直接目的!!!

三 樂理知識是否重要?

很多學生雖然學了好幾年琴,但仍然背譜慢、視奏困難、樂感差,不能獨立識譜練琴。這是由於對基本樂理知識、視唱練耳等在學琴中的滲透沒有重視引起的。學生在鋼琴的學習中,必須注意將樂理、視唱練耳等基礎知識運用到學琴中來,提高自己學琴的效率。

樂理知識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素養基本樂理課主要是通過音樂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從理性的思考方式使學生從本質上來瞭解音樂、認識音樂,運用理性的邏輯思維來統籌音樂的感受能力。

音樂素養是一種綜合素質,一個學習鋼琴的學生,只有具有較高的音樂素養,才能成為真正的音樂者。學習音樂基礎理論知識,可以説明學生聽辯各種節奏及 標準樂 音,有助於更好的欣賞、分析、理解和表現音樂內涵,是指導演奏的靈魂。樂理的一些基本概念,雖然簡單卻能提高學生音樂認知能力與審美能力,提高音樂素養, 加強綜合素質,獲得較深層的感悟能力。

學習樂理知識對專業具有促進、提升作用樂理知識可以促進學生對鋼琴專業的學習,增強他們對音樂的感悟、理解和創造能力。

其實,很多家長說孩子識譜不好,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這個原因。可見基礎教程中的樂理是很重要的,會一直影響到日後的練習。如果樂理知識學習不好也會對專業產生一定的影響,產生演奏能力與音樂素養能力嚴重脫節的現象。

<網路轉載>

Continue Reading

【有人怕練琴,會說:“我對彈琴沒有興趣。”】♩. ♪

10516855_921842514493474_9073535498741618152_n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所有的藝術都是通過美感染人的。只要人的心理健全正常,沒有人不喜歡音樂。

所以,不管你出於什麼樣的目的進入了鋼琴學習,只要你學的東西還是音樂,沒有興趣的,隨著學習深入,會有興趣;興趣淡的,興趣只會越來越濃。

有人怕練琴,會說:“我對彈琴沒有興趣。”

沒有興趣的不是音樂,不是鋼琴,是學習。因為鋼琴學習需要調動的身心活動是最複雜的,從讀譜(眼)、聽辨(耳),控制音樂層次(大腦),演奏(從指間到肩臂 甚至全部身體),沒有一處能出於休閒狀態。相比於普通知識的學習,複雜程度太高了。

眾所周知,我們的學校課程所用的學習模型,主要是以識記為主,連分析、 綜合這樣的思維活動都少之又少,更不要說想像和創造了。鋼琴演奏中這些思維都需要積極參與。——當孩子說,沒有興趣時,最大的可能就是指的這種複雜的學習 過程。這是興趣嗎?——赤裸裸的對學習的逃避。

也有孩子的確丟掉了對音樂的興趣,因為他一直在彈琴,可是從來沒有學習音樂,他整天撥弄的那些聲音只有他自己以為是音樂,其實根本什麼都不是。他沒有興趣的其實只是他撥弄的那個東西,而不是音樂。——不要糟蹋了音樂的名聲。

所以,當有人跟我說,某個孩子對音樂沒有興趣時,我很惋惜。
可能他一直不知道音樂是什麼,是為無知。
可能他是在逃避真正的學習,是為懦弱。

Continue Reading

【孩子學彈琴,父母學談心】♩.♪

孩子學彈琴,父母學談心。孩子開始學琴的時候就需要與父母相互合作。父母需要投入一筆資金來支援孩子學琴的費用,同時還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與耐心來鼓勵孩子學琴。針對孩子學琴,父母一定要知道一些原則:

一、彈琴適合性格平和的孩子

學習彈琴要要有心境要平和,要靜下來。通常,孩子的注意力最短要持續在15分鐘以上,才可以考慮學琴。相比之下,情緒平和、有耐心、做事認真、專注的孩子更適合學習彈琴。

二、辨別孩子的音樂天分

學習彈琴不能盲目選擇。孩子是否適合,父母可以看看孩子的手在握住筆的時候,小肌肉是否控制自如。而較長的手指和寬厚的手掌對孩子學習彈鋼琴是非常有利的,孩子在駕馭鋼琴的時候也比較輕鬆自如。

孩子是否喜歡傾聽音樂,是否對音樂敏感,這些都是辨別有無音樂天分的重要因素。比如孩子在聽到音樂的時候,是否會感到身心愉悅,是否能跟著音樂的節 奏手舞 足蹈?對音樂的敏感,可以從他聽音樂之後的效果來辨別。比如他的音樂記憶力如何,聽過之後能否清楚、準確記得樂曲的內容。同時能辨別出精細的聲音,則說明 孩 子具有敏銳的聽覺。比如對聲音的高低、長短、強弱的微小差異。

三、耐心地陪伴孩子彈琴

彈鋼琴是一件比較辛苦的事情。父母如果有讓自己的寶貝學習彈琴的打算,則要有打“持久戰”的準備,保持平和的心態。孩子學琴的成效與持續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韌性和耐心,父母能夠堅持,孩子同樣也會堅持下來。

孩子在初學彈琴的時候會感覺枯燥與困難。比如要不斷重複同一個音、一個指法,反復的練習會導致孩子出現不穩定的情緒,而實際上出現急躁、退縮、甚至 放棄的 現象都是正常的。有時孩子克服了一個缺點,又冒出另一個缺點,新的缺點克服了,舊的缺點又犯了。學習一樣新的東西,本身也是在克服一件困難的事情。這個時 候就需要父母主動開導孩子,鼓勵孩子,耐心為孩子營造一個和睦的家庭氛圍。同時,父母可以通過各種方法使孩子穩定情緒,比如唱歌、講故事等等。從而幫助孩 子建立自信心和克服困難的勇氣。

四、做孩子的同學

由於小孩子年齡比較小,難以準確理解父母的話語。因此父母不妨做做孩子的同學,和孩子一起去聽課,掌握老師課堂上的內容,記下比較重要的點;回到家 後,可 以陪伴孩子練習,並加以輔導。父母陪練孩子的期間,切忌表現出嚴厲的態度,從而使孩子緊張起來,甚至失去學琴的興趣。父母首先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並感染孩 子,再成為孩子的“助教”。在練琴的過程中,父母可以提示孩子手指抬高、注意休止符、保持速度均勻等等。同時父母要引導孩子在彈琴的過程中總結自己練習的 情況,能説明孩子塑造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品質。

五、多鼓勵孩子彈琴

彈琴需要養成一個又一個重複性的動作。在一天裡過度地彈琴會使孩子感到單調與枯燥。孩子年齡比較小,比較貪玩。因此父母不應該過度要求孩子練琴。每 個星 期, 父母應該拿出一點時間,全家一起聽一首名曲,和孩子討論從中聽到的內容,一起認識和理解名曲,也可以一起玩音樂遊戲,聽名家演奏等等。和孩子共同欣賞音樂 作品會讓孩子對彈琴產生更大的興趣。當孩子彈得不準確、不仔細的時候,父母要耐心講述錯誤給孩子聽,多鼓勵,多表揚,少批評。保持良好的情緒陪伴孩子彈 琴,學會尊重孩子的內心,不要一味地要求孩子達到自己的心願。

六、不要過度施加壓力

彈琴是一件比較複雜的心智活動。彈琴需要學習很多技巧,包括識譜、手眼協調、瞧准指法、左右手配合與腳踩踏板。就算音樂天分很高的人,也難以在輕鬆 愉快的 環 境中習得。只有經過持久地磨練,才能不斷掌握彈琴的技巧。孩子彈琴到達一定程度了,需要定一個練習計畫,保證彈琴的成效。制定一個學習計畫要有固定的練琴 時間,當日的內容,以及達成的效果檢查。小孩子的注意力時間比較短,父母可以根據孩子自身的知識和情況掌握練琴的時間與成都,一天可以分兩次練習,從15 分鐘開始練習,再逐漸延長到20分鐘、30分鐘等。通過適度的練習,孩子才會在輕鬆快樂的氛圍中更好地進步。

總之,孩子彈琴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錢、時間與精力。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可以充當孩子的同學與老師,耐心地陪同孩子學習彈琴,練習彈琴。多引導孩子,多鼓勵孩子,多表揚孩子,不斷加強孩子的自信心,開發孩子潛能,孩子才能從彈琴中得到真正的樂趣,並不斷延續下去。

Continue Reading

【鋼琴老師最想讓家長知道的學琴5大忌】♩.♪

10354667_903835136294212_716089535477177283_n

1、“不知道孩子能不能堅持?先報短期試試吧!”

答:這句話只要被孩子聽見,他/她會永遠記住,並且碰到困難片段,就會想到放棄。孩子覺得反正當初我媽只讓我試試。

2、“先給孩子買把最便宜的琴吧,學好了再買好點的。”

答;樂器不是玩具!便宜和貴都不重要。品質、音準、手感、音色是致命的。非常便宜的琴,音色、音準一定會差,在練習過程中,影響孩子耳朵的辨別能力 和審美 能力,還或許會因為音色難聽而放棄。即使水準提高了再換一把琴,不如直接擁有一把可以陪伴一生的合格琴,避免花冤枉錢。

3、“孩子不學音樂了,他不喜歡。”

答:從小學過音樂的孩子,長大後沒有會責怪父母的。相反,則又是另一種結果。音樂的教育和薰陶,是一種文化的積累和積澱。您可以說:“孩子不喜歡看書,不讓他學習了。”會嗎?

4、“孩子太忙,沒時間練琴。”

答: 原來您的孩子還未成人,就日理萬機了。家長是不可以為孩子找藉口的,這樣會培養孩子創造更多的藉口。放棄也就是自然的事情。相反,我們更應該培養孩子合理 安排自己時間的能力,我相信彈琴好的孩子,從不會耽誤自己的功課,琴彈好了,文化知識在豐富,相輔相成。往往有藉口的家長和學生,什麼都沒做好。

5、“這周有事,請假;今天帶孩子去XXX,請假;這周孩子沒怎麼練習,請假;請假;請假!”

答:每週就一節課,去掉期末、期中、假期、生病,孩子的時間耽誤不起。學習樂器,講求的是循序漸進、持續性的上課和練習。要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練琴習慣,同時,這也是鍛煉孩子韌性和毅力的過程。如果您的孩子在未來的生活中、工作中,沒有毅力,將會一事無成。

一個合格的老師,都希望把一切所學都傳授予孩子。這期間,難以避免訓斥、言重、懲罰。當然,拒絕打罵。家長給予了足夠的“愛”,切記,非“溺愛”。

老師既是師傅,選擇一位好師傅,剩下的便是“堅持”了。

Continue Reading

【有十種人絕對學不好音樂!】♩.♪

1、沒有琴的;
2、不尊重老師的;
3、讓老師送課上門的;
4、認為有錢就能找到好老師的;
5、頻繁、隨意更換老師的;
6、出了問題全怪老師的;
7、沒時間練琴的;
8、為任何理由都能請假不上課的;
9、從骨子裡不喜歡音樂,不敬畏音樂的;
10、主課不通過,心裡也沒壓力的。

1、沒有琴的
這第一條就說出了基層教師的心聲!多少家長在買琴的時候猶猶豫豫,怕買回來孩子不學不彈放在這浪費。買還是不買?買好的還是買一般的?殊不知家長一開始就 持有這種觀望態度,下不了決心,孩子也會被家長影響!孩子會想:反正琴也沒買,爸媽對我也不是很有信心,我就彈著玩玩試試,不認真學也沒關係,遇到一點困 難隨時準備撤退!
家長們,如果你想讓孩子通過學習音樂來培養認真、堅持的學習態度,就從買琴做起吧!讓孩子看看爸爸媽媽的決心!既然要學,就要學好!有了良好的開端,一定會有個完美的結果。這個結果不是成為音樂家,而是通過音樂塑造性格,培養全面發展的好孩子!

2、不尊重老師的
這個不尊重,會有很多種情況,比如不按時上課,不提前請假,隨意缺課的。如果是在學校,不按時上課會怎麼處理?次數達到了一定程度是否要記過?嚴重了是否 會開除?可是到了課外,是不會有這種制度來約束的,也就是說,完全要靠自覺,看素質。不能按時來上課,需要提前一天跟老師打個電話,講明原因,約定補課的 時間,並表示會在家抓緊時間練習。老師也可以將上課時間臨時做調整,不會白等你一節課,這是最基本的尊重。

3、讓老師送課上門的
有些家長在挑選老師的時候會考慮距離遠近的問題,當然這無可厚非,找一個離家近的,孩子學琴路沒那麼遙遠,也節約寶貴的學習時間。可是一旦過了頭,就有點 變味了。有些家長會要求老師上門授課,讓孩子在家裡等著,您可知道,得來的太容易就不知道珍惜這個道理?風雨無阻的學琴路,堅定的不僅是家長的望子成龍的 美好願望,更是孩子的學琴信念:爸爸媽媽為了我,這麼不容易,我一定要好好努力!多少音樂學院的學生,從小就是坐車長途跋涉來找老師學習,坐火車坐一夜來 找老師上課,完了再坐火車回家,每週如此!

4、認為有錢就能找到好老師的
這是典型的暴發戶心態麼?好老師要的是好苗子,有好的音樂素養、好的學習態度、好的家庭環境,這三點具備了就基本能有個好苗子的雛形。真是遇到不可多得的孩子,老師甚至願意免費教他!還要說一點,好老師課時費一定高,但是課時費高不一定是好老師,家長請擦亮雙眼!

5、頻繁、隨意更換老師的
一個老師一個教法,孩子剛接觸一個老師還沒適應就換了老師,重新再學一套,孩子的腦袋都是糊的,能學好嗎?到最後的結果就是四不像。建議跟一個老師好好學 一段時間,具備一定程度了再多聽聽別的老師的課,能學以致用那是最好!而且,一個好老師是不會把學生緊緊攥在手裡的,會根據學生的程度把他推向更高的層次 上去。比如李雲迪的鋼琴啟蒙老師,就將李雲迪推薦給了但昭義教授,這才是負責任的老師!

6、出了問題全怪老師的
彈琴彈不好,練不下去都是老師的錯嗎?那走路走不好撞到樹上都是樹長得地方不對吧?看到這,你一定呵呵了!其實家長和學生也都明白,有問題就解決問題,一 味的埋怨是沒用的。習琴之路平平坦坦的很少,風雨之後見彩虹的多!及時和老師溝通,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回到家後如何高效練琴?出了問題馬上想解決方法, 教會孩子積極的處事態度,這是學音樂帶來的正能量!

7、沒時間練琴的
關於這一條,先來給大家講個例子。有一個上初二的學生,按說初中的課程應該比小學緊張吧,可是她每天都能抽出一個小時來練琴,作業也不耽誤完成,成績非常 優異,一直是年級前十名。反而小學生和他們的家長常常說孩子作業多、沒時間練琴,一個星期就練個兩三回!學習成績也一般,報了數學班、英語班、作文班…… 之後發現一個規律,凡是學習習慣好的,文化課成績和音樂學習都很出色,也就是說,培養出一個抓緊時間、集中精力、認真投入的學習習慣,一勞永逸!不管是文 化課還是音樂課都不需要打疲勞戰!所有說沒時間練琴的,都需要找一找深層次的原因,沒時間只是假像,真正的問題出在哪了?不要讓練琴背了影響學習的黑鍋!

8、為任何理由都能請假不上課的
有些老生常談的話,不得不一再強調:千萬不要給孩子找理由不上課,不然她會把彈琴和學琴作為無關緊要的事!在孩子心裡有了這觀念,可以說完了,再也學不 好。所以無論颳風下雨,不管彈得好壞都得來上課,這就是大人要有的態度!堅持就是好習慣,堅持就能培養好習慣。至於回課的具體情況老師自會有分寸,哪怕孩 子被罵一頓孩子也知道錯在哪兒。就算是沒練,到老師這裡來練習,也比在家練強十倍。彈得好、進步快的孩子都是基本上能堅持每週上課的。

9、從骨子裡不喜歡音樂,不敬畏音樂的
如果真是這樣,就不要再逼孩子學音樂了。強扭的瓜不甜,完全沒有興趣怎麼能快樂的學下去?最後能成名成家的音樂大師,都是自小喜愛音樂,能沉浸在音樂中的。家長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跟風讓孩子學鋼琴學古箏學舞蹈,有這個功夫還不如多觀察孩子,找一找孩子身上的亮點!

10、主課不通過,心裡也沒壓力的
這個主課指的是主專業,音樂學院的課程設置一般是分為主專業、副專業以及其他音樂理論類,有些還有第二選修。那麼主專業就是自小學的這門專業了,如果主專 業考試就不合格,或者勉強通過,那其他的科目可想而知。這樣的學生將來走出校門,他的專業水準怎麼樣?要再出去教別人呢? “要好好練琴,將來出去一定不能誤人子弟!這是教師的責任!”對待學習一定要嚴謹,對待工作更要嚴謹,有責任感的孩子就不會輕言放棄,更不會馬虎了事!

學習是一種習慣,優秀也是一種習慣!好好培養自己這份習慣吧,你將終身受益!

<網絡轉載>

Continue Reading

【孩子學鋼琴興趣不高,可否施加壓力?】♩.♪

10003908_795745707103156_976528368_n

小 孩學鋼琴,如果能每時每刻都自發地保持很強烈的興趣和願望,這是最理想的狀態。理想的事情往往不 是普通的情形。何況,鋼琴練習過程中,的確包含有相當分量的帶有機械性的、單純技術性的內容。這種練習,即使成年人也需要一定 的效力才能堅持下來。平心而論,我們對孩子們是不能過於苛求的。然而,完全拋開了這種練習,學鋼琴差不多就是一句空話。這就產生了一旦缺乏練琴興趣時,如 何引導的問題。小孩學鋼琴興趣不大怎麼辦?解決這個問題,可以以下幾方面嘗試:(1)每天的練琴時間最好嚴格固定下來,而且輕易不要變動。這樣,可以借助規律的作用,使孩子逐漸養成習慣:練琴,是每天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這雖然不等於興趣,卻可能“習慣成自然”,保持練琴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2)明確目標有時會帶來興趣。
應當讓學生明確練琴是為達到具體的而不是泛泛的一兩個、也不是過多的要求。只要孩子達到了那一兩個要求,就要鼓勵、表揚。讓孩子覺得學鋼琴並不是那麼高不可攀或很費力而不討好的。

(3)教學選材上,有兩類材料:一類是必彈的,另一類是選彈的。

必彈的,包括有某些引不起興趣的內容。可以適當少而精,但不能取消。選彈的,則可以鼓勵學生自己主動選擇。老師彈幾首給學生聽,學生喜歡哪首就練哪首。

(4)可以讓缺少興趣的孩子觀摩年齡接近的孩子的鋼琴課。

聽到比自己好的,會激發起“爭強好勝”的上進心來;聽到比自己差的,會產生某種榮譽感和自信心,這也可能轉化成練琴的興趣。

(5)對懂事多些的孩子,也可以直接講道理,進行思想教育。

比如,孩子們大都愛著舞蹈,告訴孩子,演員們為了能在台上跳出美妙的舞姿,平時,一個簡單、桔燥的踢腿動作,每天都要做上幾百次,這和我們在琴鍵上訓練正確的動作是一樣的。培養毅力、耐力,樹立通過艱苦努力爭取美好目標的思想,這也是學習鋼琴的意義之一。

(6)經驗告訴我們,暫停一段後,孩子們還會再度想起鋼琴來。

作為教育的手段,在實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有時,也不妨索性將鋼琴課暫停一個短時期。

當以上的嘗試都不奏效時,就要考慮小孩學鋼琴興趣不大時施加一些“壓力”了。

壓力,指某種強制性。

孩子畢竟是孩子,難免貪玩。完全靠自發性、隨意性,聽之任之,就等於否定了教育。

鋼琴藝術所需要的技術技巧,哪怕是音樂天分很高的人,也不會在絕對輕鬆偷快中學得,非經持久的日日磨練,難以掌握。

因此,在一定的前提下,適度的壓力應當是允許的,例如純屬懶惰、貪玩、任性而無理不練琴時,就應在講清道理的同時,施之以適度的壓力,也就是非練不可。所謂適度,是說不要搞體罰、責駡。畢竟,鋼琴學習是一種美育。不能用不美方式達到美育的目的。

<轉>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795745707103156&set=a.144034445607622.24977.125068547504212&type=1&theater

Continue Reading

【琴童爸媽的幾個誤區】♩.♪

1184841_789340881076972_1145638391_n

誤區一:沒練好,不上課很 多父母認為,孩子沒有練好去上課也是上次的內容,太浪費時間了。事實上,沒有練好更要去上課。老師可以根據孩子的課上表現針對沒有練好的部分或者知識點 多加講解,鞏固,恢復。如果是因為練習太少,怕老師責備,那麼這就是幫著孩子逃避責任,規避錯誤。慢慢孩子就會發現沒有練好反而可以逃避。學習態度會愈發 消極。誤區二:無法在孩子的課堂上保持安靜

如果課上老師批評了孩子,家長可能會不淡定的跟著一起批評,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 學習壓力和過於緊張的課堂氣氛。如果老師表揚了孩子,家長可能因為高興隨聲 附和,很容易讓孩子在課上驕傲放縱。如果孩子課上轉過頭主動跟父母要求某件事,一定告訴孩子問老師,不要直接管教或應允。做一個安靜的旁聽生,不要隨意進 入 老師和孩子之間的交流,這樣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父母課上的感受可以等到課下與孩子交流。除非孩子在課上身體不適,否則任何情況下都請家長一定保持安靜並 與孩子、老師,保持一定的距離。

誤區三:絕對不能錯

很多家長課下在陪練的過程中,對孩子彈奏不停的指點和糾錯,家長的精神 高度緊張生怕孩子哪裡出錯了,或者彈的不夠好。這樣做,家長會非常累,而孩子會慢慢 養成依賴心理,停止思考,無視錯誤,坐等別人糾錯,如果沒人從旁糾正自己便錯不停。家長在課下監督孩子練習的時候,不要對知識本身過分關注,更多的關注孩 子 的練習態度和練習效率。只要孩子是在認真的做這一件事,便不會有大的出入,即便有錯,帶到課堂上可以讓老師更加瞭解孩子知識掌握的弱點在哪裡,經過犯錯後 的正確往往是最有效的進步。

誤區四:做孩子殷勤的琴僕

很多孩子上課從來不記作業,到是爸媽積極的在記哪一本書,哪一首曲 子,怎麼彈。下節課來上課了,都不知道自己彈奏的曲子在第幾頁。有的父母周到到什麼程 度? 幫把琴蓋打開,書翻開,告訴彈那幾條,孩子彈完拍拍屁股走了,家長再負責關琴收拾書。也許是現在的課業多時間少,家長想儘量減少有關彈琴帶來的一些勞動就 都代替做了。而這些看似不重要的細節,都是孩子應該自己做的,自己記作業,自己管理鋼琴和書籍,把這些都當做自己的事情了,彈琴不是更理所當然了嗎?教孩 子去怎麼做,不要替代。

誤區五:快樂學習,零壓力

學習從來都不是一件徹底放鬆快樂的事情,學習鋼琴也不例外。它是用辛勤的 勞作換取收穫的喜悅。我們練習彈琴,要經過反反復複許多的不熟練,錯誤才可能有一 遍相對不錯的演奏。這個過程的單調枯燥是不可否認的,而就是在這樣的單調中培養孩子堅毅的品性,激發思考。把一件原本單調的事情做的有意思,這才接近了快 樂的感受。在這個過程中,別說孩子,即便大人要做一件事,也會遇到各種困難,有無數次放棄的念頭。這就需要適當的壓力去鞭策我們前行。所以,擺正心態,正 確 理解枯燥和興趣是並存的,沒有壓力沒有動力。

誤區六:生病、考試來了,彈琴靠邊兒站

如果孩子生病或者碰到急事兒了,自 然是有段時間沒法堅持練習了。這個理由看起來非常的合情合理。但是,落下的功課不會因為你生病了,而為你保留學習的記 憶。 因而,在緊急事情過去之後,一定要有意識的把落下的功課和練習一點一點均勻的補回來。切勿過去就過去了,否則既打亂了學習節奏,又會讓孩子覺得彈琴這事兒 不重要。教給孩子合理規劃時間比佔用彈琴的時間對孩子更受益。

Continue Reading

【家長在兒童學鋼琴中的地位】♩.♪

讓我們先看看一位家長的留言:

“我女兒四歲開始學小提琴,當時她根本沒有愛好,是我一相情願。開始幾年我們過得昏天黑地,我不切實際地逼孩子練琴,經常打罵她,她膽子比較小,曾經有兩 次犯 有心理異常現象,……經常感到心煩,不願跟同學玩,晚上睡覺做惡夢,幸虧我發現得早看了心理醫生,……我也及時調整了一下心態,對她放鬆了一些,她很快 就好了,半年後因為要考試,雙重壓力又使她常常有在夢中的感覺,總怕我不喜歡她,不是她的親媽媽,我知道老毛病又犯了,因 為那段時間我對她很凶,我又一次 深深地思考,改變了對她過高的期望值,儘量讓她輕鬆,讓她自己練琴,經常帶她出去玩讓她快樂,一個多月後又恢復了正常。這兩次事件對我觸動很大大,我不斷 地改變自己……改進練琴方法,星期天練完琴總要帶她出去玩玩,放鬆一下,現在她已經能比較輕鬆地面對練琴和學習了……現在她已經把拉琴列為她生活中不可缺 少的一部分了……”。

另一位家長的信中也談到了當自己對孩子非常嚴格,而導致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產生厭學傾向,而當自己不再管孩子練琴,讓孩子自己練琴時,”雖然他拉琴的音 準、弓法都有錯誤,但看著孩子自己練琴時搖頭晃腦拉得很帶勁,練琴很專心的樣子非常可愛,我不知道家長這樣不管孩子練琴是否應該。”

許多琴童家長都把陪孩子練琴(及所有孩子的學習)當作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他們總是在孩子旁邊嚴格地按老師的要求監督孩子練琴的每一過程,一發現問題,就立刻指出,還不免出現因急躁與生氣而責駡孩子的情況。

很多家長有這樣一種觀念:孩子小,光想玩,沒有能力對自己負責,而培養孩子成材是家長的義務,因此家長如果此時不嚴格要求,孩子將來就會沒有出息,如果不 從小在一些細節上嚴格把關,那麼就會養成壞毛病,將來等他(她)長大時,自己也會後悔,甚至可能會埋怨家長當初沒盡到責任。

這種普遍的觀念,在琴童家長身上往往表現得更為突出,這是因為學琴對孩子的精神集中、注意分配方面要求得更高。哪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自覺而刻苦地學琴?孩子不自覺,家長能不管嗎?

但實踐證明,家長扮演孩子學琴”督察員”的角色,存在著許多不良的後果:
首先,它大大破壞了孩子學琴的情緒氛圍。每個家長都可以由已推人地想一想,如果你自己在做事的時候,你的領導或同事在旁邊不斷地提醒、警告,厲聲訓斥,那麼你的心情如何?家長的監督、提醒、訓斥使得練琴活動成為孩子每日不斷的痛苦經歷。

其次,它使一些孩子產生了練琴中出現的問題要由家長負責的心理。其實這種心理現象在成人社會中也是很常見的,如果你凡事都聽領導安排、指示,那麼出現了問題你會覺得是自己的責任嗎?

孩子從一開始學琴,注意識譜、音準、指法、動作等等要求就由家長全面”包辦”了。家長幫孩子檢察錯誤是孩子後來練琴不用心的重要原因。這是因為,孩子從學琴之初就沒有對自己的學琴活動負責過。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當教師指出孩子的錯誤時,孩子就回頭看家長,然後說,”爸爸沒說”、”媽媽讓我這樣的”。孩子不能自覺監督自己練琴的危害,在學 琴初期並不明顯,因為此時家長往往還有能力監督學琴中需要注意的事項,但當學琴達到一定程度後,家長就表現得無能為力了。

家長與孩子的衝突往往就在此時發生,出現了管不了,又不能不管的惡性循環。 解決此類問題,形成良好學琴狀態的關鍵在於,家長必需擺正自己在孩子學琴活動中 中的位置──從教師、輔導員、督察的位置上退下來。讓孩子自己練琴,自己為自己的練琴結果負責。這樣既能夠使孩子在相對寬鬆、自由的情緒氛圍中練琴,又使 他自己獨立地面對教師,承擔起自己學習活動的責任。

有些家長可能會說,如果你不管,他就錯誤百出,甚至根本不練琴,到老師那根本通不過。完全有這種可能!很多家長就是因為怕孩子在老師那裡出現難堪,而不得 不幫助孩子學習的。但問題是,如果孩子自己都不在乎在教師那裡通不過,那麼家長代孩子學習能使他(她)成為努力學習、有出息孩子嗎?

就像有些家長幫助孩子寫作業,怕孩子完不成作業挨老師批評一樣,孩子自己都不怕,家長怕什麼呢?如果尊嚴是孩子自己的話,那麼孩子自己就應該維護自己的尊嚴,而家長替孩子維護尊嚴,只能使孩子喪失尊嚴。

家長監督孩子練琴不能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的依賴總有使家長不堪重負的時候,因此儘早”忍痛”退下來,讓孩子從家長陪練中”斷奶”,是培養孩子 獨立的關鍵。可以毫不客氣地說,孩子身上的問題95%可以在家長身上找出原因!正像前面所提到的兩位家長那樣,由於家長的明智使孩子從痛苦的學琴狀態中解 脫出來。

如果家長不去幫孩子學琴,那麼家長應當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對這一問題,我們要引申討論,因為它不僅僅是學琴的問題。 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家長應該不應該幫助孩子學琴,而在於家長幫辦孩子的學習,既沒有促進孩子的學習(從長遠上看,還破壞了孩子學習的動機)促使他”成材”,又使家長失去了使孩子”成人”的作用。

我們希望家長在這種現實效果的權衡中,果斷地與教師溝通,達成默契,使家長儘快地從幫辦孩子學琴的角色中退下來。家長在孩子的學琴過程中應該扮演的角色是一個充滿友愛與欣賞的旁觀者(不管孩子學琴的成績是否真的令人欣賞),是一個耐心而慎重的提醒者。

家長可以用享受的樣子來聽孩子練琴,讓孩子覺得他(她)的學琴活動能夠給整個家庭帶來快樂。家長應該強調孩子學琴活動給孩子及整個家庭帶來的快樂,而不要專注於孩子學琴的成績──那是教師應該考慮的,也是家長無能為力的。

實際上家長通過自己有效的方式促進孩子學琴動機,比家長直接參與孩子的學琴活動對學習成績的促進作用更大。

家長是孩子學琴狀態的關鍵,而教師才是孩子學琴成績的主導。

及時調整家長自己的心態與方式,不僅僅會促進孩子厭學心理的轉變,還會改善整個家庭生活的氣氛。給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不僅僅意味著吃好、穿好、教育好,還在於豐富孩子的生活內容,讓孩子在活動中獲得快樂,而學琴本應該承擔起這樣一個最根本的任務。

<轉>

Continue Reading

【家長該用什麼樣的心態參與孩子學琴?】♩.♪

1800399_774579382553122_590898949_n

熱愛藝術,熱愛音樂是好事情,但對於沒有受過專業音樂訓練的家長來說,孩子學琴,很多問題,理解的非常表面。音樂帶給孩子們的應該是美,是快樂,不應該是痛苦,更不該是煎熬。中國有一條訓”不打不成材”,實際上這絕對是錯誤的觀念。有很多家長在孩子反復練習未果之後,就開始發脾氣,甚至打小朋友了。認為是小朋友沒有專心,沒有注意力集中。可這根本不是小朋友的錯,注意力無法集中主要因為兩個原因。第一: 根據小朋友的年齡和自身狀況,實際上注意力能夠集中的時間很有限。(一般比較好的狀態也就是15~~20分鐘)第二: 老師根本就沒有教給小朋友演奏的標準和音樂的概念,如果沒有教,那我們的孩子又該去注意什麼呢?可家長根本不懂得其中原由,我們的小朋友又是有苦說不出…..實際上,因為練琴”打孩子”或”發脾氣”,除了加劇小朋友緊張之外,沒有任何正面意義。 如果心平氣和的引導,效果會好何止一百倍?

還有,很多家長認為小朋友懶惰,不打就犯懶。可是換個思路想一下,相信練過20年鋼琴並且畢業工作後還堅持練琴的老師或鋼琴家,最有發言權了, 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熱愛音樂。

想練琴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熱愛;不想練琴就可以有一萬個不同的理由。 人類總是可以為不想做的事找出很多理由,並且聽起來還都很合理。

第二點:

鋼琴這門藝術,關鍵在於藝術的表現,若想表現好藝術,那就需要演奏者加入自身的理解, 可是我們真的能指望一個8至10歲的孩子詮釋好貝多芬的奏鳴曲嗎??貝多芬的作品,具有深刻的寓意,不誇張的說,每個小節都有內容。可我們的孩子,大多數彈的只是一堆音符而已,毫無意義,毫無內容。

有的家長會說:學生學的時候小,所以沒學。或者怪老師沒教….又有家長會說:將來競爭很激烈,在小學之前一定要考完8級。所以才早學,那我告訴您: 鋼琴藝術與文化課學習完全不同,音樂需要演奏者的理解。一副好腦子,一副爛手,就極有可能促成好的演奏;一雙好手,一副爛腦子,只能促成機械無內容的彈奏。

第三點:

找你能力範圍內最好的老師,對於初學的學生,你的老師最好具備以下幾點: 教師應該有專業,有熱情,有耐心。沒有專業的熱情是盲目的,沒有熱情的專業是蒼白的。

有些家長,認為初學的小朋友學琴不必找好老師,越便宜的越好。我想再次強調一下,這是完全錯誤的認知,學習錯誤的知識比盲目的浪費時間更可怕。如果你學的東西是錯誤的,那麼越努力,錯誤越嚴重。再想改,是非常難的,好老師收費貴一點,是正常的。

第四點:

練習的習慣,永遠是品質大於數量,大師彈簡單的小品經常可以催人淚下,可我們的孩子,彈很高難度的樂曲,聽起來往往讓我們覺得很亂。造成這種現象的直接原因是對作品的理解不夠。另外就是急功近利,這是最有害的,任何作品,在手夠大的前提下,彈出音符並不難,可難的是彈出內容,彈的精彩。

我幫學生算了一筆帳,如果你每天能夠精確的練好四個小節,儘量避免重複做工,那麼10年之後,你應該就是一個高手。”而非一部只會彈音符的機器”(一天四個小節,一個月就是120小節,一年1440個小節,10年就是14400個小節) 高品質的14400個小節意味著可以詞能達意的表現好50部鋼琴作品。而表面看起來學得很快的學生,10年之後真的能演奏好50部作品嗎? 暫不說50部作品,我想能不能彈好5部作品都是問題。

大多數學生每天只是在重複一樣的東西,該錯的還是一樣錯,不該錯的彈多了迷糊了也犯錯。最後練習無奈的變成了走過場而已,實際上那是極不明智的練習方式,愚公精神是不適合學習鋼琴的。

Continue Reading